“燕雀处堂”的故亊,见于《孔丛子•论势》。《孔丛子》的作者,据传说是孔鲋。
孔鲋,字子鱼,孔子九世孙,战国末年,他旅居魏国,是当时的著名人士。他在《论势》中,记述了一件当时发生在魏国的事情。他说:秦兵攻伐赵国。赵国是魏国的近邻,魏国的大夫们却并不警备,反而认为形势对他们有利。魏国的国相子顺责问他们有什么根据。他们说:“如果秦国打败了赵国,我们就同秦国表示和好;如果秦兵被赵国打败了,我们就乘它危急之机出兵袭击,可以轻轻取得大胜。”子顺笑道,“不见得!秦国从秦孝公上台以来,没有打过败仗,他们的将军都是富有作战经验的优秀人才,此次秦兵肯定胜赵,你们必定无‘机’可乘!”大夫们说:“就算赵国必定要被打败吧,那么对我们又有什么损失?邻国倒楣,强不起来,不正是对我国有利吗!”子顺说:“秦国是侵略成性的贪暴之国,它灭亡了赵国,不会就此满足,一定要继续东进,那时魏国就要遭殃了。”接着,子顺便讲了下面的故亊:
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煦xǔ〕其相乐,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及己也。
燕雀,指燕或雀一类的小鸟。也有人说,有一种小鸟的名称就叫“燕雀”。它们住在人家的屋檐下,母子大小,吃吃叫叫,聚居一起,快乐逍遥,它们以为住在这样的地方是最太平、最可靠的了。不料,有一天,人家灶上的烟囱坏了,火焰往上直冒,一会儿就烧着了屋梁,一场灾难势已无法避免,而燕雀们脸不变色,依然无忧无虑,一点也不想到 大祸快要临头了。
子顺讲完了这段故事,然后严肃地对魏国大夫们说:“今子不悟赵破患将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现在你们全不想到,赵国如被攻破,大祸即将临到自己头上,难道人可以像无知的燕雀一样吗?)”
“燕雀处屋”或“燕雀处堂”这句成语,就是从这段故事而来。后来人们常用来比喻:生活过得很安乐,因而失去警惕,忘了可能发生的一切祸害。或叫做“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它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反对麻痹大意的太平观念;同时也用来讥讽那些依仗别人权势而苟安贪乐的人。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瓜分之惨酷,言之者多而真忧之者少,人情蔽于所不见,燕雀处堂,自以为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