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面片是地道的青海美食,青海人家餐桌上隔三差五就有面片吃,有些人家甚至天天吃。作为半个青海人的我,当然得传承这门手艺。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兴致勃勃地向姥姥请教做“尕面片”。
做面片是个技术活,可揉面团对于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先把小麦粉倒入盆中,加少许盐水,用筷子慢慢搅拌,搅成雪花状后,我使劲地揉、捏、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揉成了一个圆滚滚的“白胖子”。接着,给它抹上清油,用保鲜膜包住放入盘内,盖上一块干净的湿毛巾,静等20分钟,这个过程俗称“醒面”。
利用醒面的间隙,我将面里的臊子等食材清洗、剁切,倒入锅中翻炒,待成色差不多,加入适量的水,等水烧开后就可以下面片了。
这时,面也醒好了。我把醒好的面用擀面杖向四周擀开成面饼状,再把面饼切成多个2cm左右的长条,井然有序地摆放在一旁等着下锅。
最关键也最难的环节就是揪面片了。我刚开始不以为然,学着妈妈以前的样子,取出其中一条,将面条压扁,抻成长条揪了起来。可面条像个顽皮的孩子,时而揪到了锅外,时而揪得太大,时而揪得太短……柔软的面条只一会儿就越拉越长,不听使唤。笨手笨脚的我手足无措。
姥姥笑着不语,她不紧不慢地拿起抻好的长面条,一端搭在手腕上,另一端两手拇指一前一后,捏住拇指大小的一截面团,手腕用力向前扯断甩出,一起一落干净利索。只听见“嗒嗒嗒”的声音,方块形的面片抛出完美的弧线,井然有序地飞入锅中。整个过程若行云流水,富有节奏感,韵律美。
我傻傻地看着,羡慕不已。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做了起来,借助手腕的力量一松一紧,反复练习了几次,渐渐摸索到揪的发力点。我盯着那长条面块,一开始被捏住的面块不怎么听话,后来就乖乖听我指挥,有节奏地一个接一个地跑到锅里面了。哇,成功了!
我一鼓作气,继续抛出去,洁白如玉的面片儿如一只只玉蝴蝶飞入锅里,在沸腾的水里不地翻滚着。不一会儿,面片儿就煮熟啦。
煮熟的面片再搭配翠绿的青菜,炝一把葱花,“呲啦”一声,一碗色香味俱全,有菜有汤的青海尕面片便大功告成了。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面片,透过雾气看见姥姥那心满意足的笑容,我也跟着笑了。哈哈!“尕面片”传承后继有人了!
(小作者是浙江省桐乡市北港小学教育集团振西小学六年级学生)
后 记
青海一绝“尕面片”,享受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是手艺,我作为传承者倍感自豪。
家长感言
孩子从小受我们的熏陶,对家乡美食兴趣浓郁,能在千里之外依然保持着家乡的习俗,这也是文化的传承,令人欣慰的事。
教师赏析
白一凡的作文,以极具画面感的动作描写,把青海美食的广告打响了。我们也想尝一尝这地道的青海美食。(盛晓丽)
标签:美食青海人家就有桌上地道隔三差五尕面片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