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这本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创的自传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
小说也就是从阿廖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后,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从外祖父叫阿廖沙去“人间”混饭吃结束以后,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名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频临破产,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洛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外祖父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竟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令他大病一场;有一次疯狂地殴打外祖母的脑袋,致使头发上的发针都扎进了她的头皮里。即使到了这里,读者们一定都觉得,外祖父是不是被金钱所诱惑,正是因为这样,外祖父才会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徒工到市场上偷窃。这已经让我们很伤心了,外祖父既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而就是因为金钱,两个舅舅天天闹分家,为了争夺财产,彼此打得头破血流,就在有一次,雅科夫竟把自己的老婆活活打死,米哈伊“小茨冈”也是被他们害死的……
作者在讲述这个自身经历的过程中,心情不可能是轻松的,因此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范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阿廖沙也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标签:本书读后感童年优秀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