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已不是第一次读了,但第一遍读得仓促,光是把情节读了下来,却全然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直到暑假复读一遍,才对这部小说有了大体的理解。
方鸿渐是《围城》的主人公,作为一个“围城人”,他的生活似乎总是不顺——在外国不认为学业重要,回国时只好以假文凭充数;到上海后爱上唐晓芙,却在就要成功时因误会分了手;在三闾大学陷入复杂的人际纠纷,与众教授勾心斗角;后来又糊涂地答应了孙小姐的婚事,最后惨遭决裂。
读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祥子。他的经历与方鸿渐都称得上悲惨,但是反观两人失败的根本原因——祥子是不懂变通,方鸿渐是不懂坚持。
软弱、冲动,不坚定,这是一本书读下来,方鸿渐从负面给我的印象。为什么这样说?回归原文,我们可以根据时间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回国时、在上海、三闾大学、结婚后。其中,回国之船是一个引子,引出了文章中几个重要人物,同时交代主人公与时代背景,让读者对几个人物有初步的印象。从回到上海开始,我们就能越发感到这个人物的摇摆不定。
首先,在与唐、苏小姐的交往中,方鸿渐爱的是唐小姐,并且竭力追求她。可他却不拒绝自己的追求者苏小姐的示好——吃饭、写信、讨好,他心里虽然有不安,却没有勇气说出口。说不出口也罢,但他不想着让苏小姐明白自己的意思,而将让苏小姐欢心的事做得面面俱到。以至于他在旧历四月十五,与苏小姐踏月散步时,竟在苏小姐的请求下吻了她。他知道大事不妙,但等他真正向苏小姐道明心意时,已经太迟了。气急败坏的苏小姐把方鸿渐的一切糗事通通告诉了唐小姐,方鸿渐无法说服唐小姐,只好回家。次日唐小姐有些回心转意,可她再给方鸿渐打电话时,方鸿渐却误以为是苏小姐打来,破口大骂,于是这场纠葛彻底结束。虽然说方鸿渐与唐小姐是产生了误会,可从某种角度讲,这种误会也是必然的。或许方鸿渐是没有向苏小姐坦白的勇气,但更多的还是他的不坚定,是方鸿渐动摇的意志让苏小姐误以为方爱的是她,酿成最后的悲剧。
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作者借三闾大学犀利地讽刺了当时教育界的乌烟瘴气——满口仁义道德的“知识分子”们龌龊腐朽、诟谇谣诼。偷卖私药、拈花惹草的“中国语文系主任李梅亭”;伪造学历、厚颜无耻的“历史系主任韩学愈”;见风使舵,圆滑狡黠的“校长高松年”。都被钱钟书先生批判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内心存有正直的人,方鸿渐在这群人中经常被骗,最后迫不得已,离开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同方鸿渐一起去三闾大学的孙小姐也是他的爱慕者。方鸿渐本来也不爱孙小姐,却在旁人闲话的促使和孙小姐精明的谈吐下,糊涂而冲动地做了孙小姐的恋人,这更可见其立场不坚定。而这场婚姻本身,从各种角度说都是不圆满的——毕竟两人结婚前就已开始争吵。而等方孙两人回到上海后,随着双方亲戚的挑拨,两人的矛盾又不断激化,口角越来越频繁。最后孙小姐在李妈的插手下击伤方鸿渐,方愤然出走,两人决裂,小说结束。
反观整部小说,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方鸿渐在欧洲专心学习,取得一个真文凭回来,就不会因假文凭产生后文一切的尴尬与麻烦;如果方鸿渐能想办法告诉苏小姐自己的心意,也就不会因最后的误会让唐小姐彻底失望;如果方鸿渐能在孙小姐追求他的时候,头脑略微清醒坚定一点,拒绝并非自己真心的爱情,婚后的纠纷也就不可能产生……
导致方鸿渐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社会的黑暗,人们崇洋媚外、思想却还保留着封建时期的迂腐,方鸿渐个人的不善交际、冲动鲁莽等等。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意志的不坚定。
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时代,社会不缺方鸿渐。方鸿渐一样的人,往往眼高手低,不满于当下,却在遇到机会时摇摆不定——“好比在礼品店买东西”,看上了这件,又觉得那一件更好。看上了另一件,却又以为还有更好的。最后没有时间了,才仓促拿了一件,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生活就是围城本身。“围城人”冲破一座围城时,又发现自己进入了一座新的围城。于是为了逃离另一座围城,继续进入下一座围城,最后被称作颠沛流离地活着……与其这样,我们不妨好好考虑: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在一次又一次冲破无止境的围城前,仔细权衡自己是否真想进入面前的这座围城,我们的步伐也许会更坚定。
标签:我的读后感阅读暑期围城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