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本千古奇书名著。这本书上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热情,研究者也层出不穷。在阅读名著时有许多不同的角度。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看到一所大宅子,不同的人也有各自的看法。
在市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解读《红楼梦》的书籍,我也曾经买来过一些,其中有的书籍深入浅出,令人拍案叫绝,但是也有些书籍纯属牵强穿凿。
许多即使是没有读过《红楼梦》原著的人也知道,在87电视剧版的一首插曲《枉凝眉》当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看到过“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样的句子。
“阆”字首先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原本称作隆,为了避唐明皇李隆基的名讳,就后来改名成阆。还有一种说法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也叫做阆苑。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只恐夜深花睡去”的句子,这首诗题目叫做海棠,是形容杨贵妃的,也在《红楼梦》中用来形容史湘云。更早也有一个典故是海棠睡未足。
于是就有人借此认为在《枉凝眉》这首曲子上所写的是海棠花,即书中的史湘云。因为和海棠有关的许多人会用到这样的说法,比如李绅写过海棠是阆苑仙葩,而因为杨贵妃相传也是一个阆中人,阆苑仙葩也指代美人。但是我认为如果只把“阆苑”当成一种海棠的代称,未免过于局限。杜甫在《阆水歌》当中,“石黛碧玉相因依”这样的句子也同样可以认为是林黛玉名字的出处。而且再加上歌词当中还有“眼中能有多少泪”,也不适合于乐天开朗的史湘云。如果说这《枉凝眉》写的是海棠花,实在是过于牵强了,再加上“葩”指的是仙界的奇花异草,而不局限于花朵,也就是说林黛玉前世的绛珠仙草完全可以用“阆苑仙葩”来形容。
何况金陵十二钗一共是十二个女子,红楼梦太虚幻境中十二首曲子,每人一首曲子刚好是对应的。倘若《枉凝眉》是写海棠花、写史湘云那么就会出现人物重复的问题。
解读作品有多种角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为了一个特定的概念穿凿附会,就未免刻意剑走偏锋而有失公允。有些人只是为了沽名钓誉,故意抛出一些反传统的观点,其实观点本身经不住推敲。当我们在阅读名著时,也不要人云亦云,看到什么样的解析都照单全收。
《红楼梦》是一本千古奇书名著。这本书上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热情,研究者也层出不穷。在阅读名著时有许多不同的角度。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看到一所大宅子,不同的人也有各自的看法。
在市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解读《红楼梦》的书籍,我也曾经买来过一些,其中有的书籍深入浅出,令人拍案叫绝,但是也有些书籍纯属牵强穿凿。
许多即使是没有读过《红楼梦》原著的人也知道,在87电视剧版的一首插曲《枉凝眉》当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看到过“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样的句子。
“阆”字首先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原本称作隆,为了避唐明皇李隆基的名讳,就后来改名成阆。还有一种说法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也叫做阆苑。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只恐夜深花睡去”的句子,这首诗题目叫做海棠,是形容杨贵妃的,也在《红楼梦》中用来形容史湘云。更早也有一个典故是海棠睡未足。
于是就有人借此认为在《枉凝眉》这首曲子上所写的是海棠花,即书中的史湘云。因为和海棠有关的许多人会用到这样的说法,比如李绅写过海棠是阆苑仙葩,而因为杨贵妃相传也是一个阆中人,阆苑仙葩也指代美人。但是我认为如果只把“阆苑”当成一种海棠的代称,未免过于局限。杜甫在《阆水歌》当中,“石黛碧玉相因依”这样的句子也同样可以认为是林黛玉名字的出处。而且再加上歌词当中还有“眼中能有多少泪”,也不适合于乐天开朗的史湘云。如果说这《枉凝眉》写的是海棠花,实在是过于牵强了,再加上“葩”指的是仙界的奇花异草,而不局限于花朵,也就是说林黛玉前世的绛珠仙草完全可以用“阆苑仙葩”来形容。
何况金陵十二钗一共是十二个女子,红楼梦太虚幻境中十二首曲子,每人一首曲子刚好是对应的。倘若《枉凝眉》是写海棠花、写史湘云那么就会出现人物重复的问题。
解读作品有多种角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为了一个特定的概念穿凿附会,就未免刻意剑走偏锋而有失公允。有些人只是为了沽名钓誉,故意抛出一些反传统的观点,其实观点本身经不住推敲。当我们在阅读名著时,也不要人云亦云,看到什么样的解析都照单全收。
标签:1700字一本红楼梦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