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萧红散文选读后感600字

2024-10-16 18:53:53 字数: 点击:

萧红散文选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这本书汇集了萧红的多部散文,精选了作者的著作:小黑狗、中秋节、烦扰的一日、夏夜、蹲在洋车上、镀金的学说、饿、祖父死了的时候、初冬、同命运的小鱼、索非亚的愁苦、春意挂上了树梢、册子、剧团、欧罗巴旅馆、孤独的生活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萧红散文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萧红散文选读后感600字【篇1】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但细细想来这句话也不无道理。

年少懵懂时,我们站在围城之外,踮起脚尖,用稚嫩的眼光窥探这个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奇妙的世界——那里有薄薄香雾,花红柳绿,鸣鸟啁啾,让人倾醉的美景,更重要的是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或是搔首踟蹰,俟于城隅的人儿,让人神往;当我们坠入爱情,走向婚姻,身处围城之中以后,我们才恍然醒悟,“婚姻就是扒开爱情的外衣,秀秀里面的疤痕和妊娠斑”,以往的杨柳河畔,灞桥玄水,薄雾掩盖下的诗情画意已如轻烟散去,无影无踪。我们甚至想逃离这严密封锁的围城,却被命运的缰绳缠得死死的——一时的冲动终酿成惩罚的恶果,只留下我们形影相吊,一声叹息……

这些观点似乎有些悲观,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乃至身边的例子中我们都能找到原型。

看完《生死场》,有很多感触,而最让我吃惊的是里面对爱情悲剧的描写。金枝和成业相爱了——热恋当中,金枝摘柿子心不在焉,把又青又小的柿子摘了一筐;不顾一切地去河沿与心上人见面,并冲动地发生了关系(这给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成业充满激情与活力,给这个春意萌动的女子最渴求的温存,执意要提亲,不顾重重阻挠。而在他们终于冲破束缚走到了一起之后,悲剧才慢慢酝酿。由于物质上的贫穷,生活上的窘迫,原来如胶似漆的恋人已变得冷淡而麻木——成业回家经常和妻子吵架,抱怨自己还要养着这母子;金枝问丈夫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他睡而不答,金枝以为说错了话要挨打;悲剧达到高潮是成业烦于孩子的哭闹,一气之下亲手摔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而成业的这一举动实在让人震惊,他与金枝之间已没有爱情可言,婚姻就这样走到了尽头,一时的冲动酿成了悲剧的结尾。

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看看我们的身边,当今的快餐爱情与闪婚现象,离婚率的提高,都反映出现代人爱情观与婚姻观的误区。爱情走向婚姻本是美好的,为什么总是有不幸的结局?一言以蔽之——“贫贱夫妻百事哀”。

《生死场》中的金枝与成业如此,《伤逝》中的于娟生与子君亦如此。初始的爱情只是飘在半空的失重的假象,当回到地面踏着实实在在的黄土地时,爱情的保持,婚姻的延续是要精神以外的物质基础的,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蜗居》中海萍曾义愤填膺地说过:爱情就是男人骗女人的鬼把戏。什么把我交给你,你将永远拥有我。那是他还只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光蛋,只能说一些甜言蜜语”。虽然这些说法有些偏激,但是却是现实,很实在。经济基础是一方面,性格上的差异也至关重要,恋爱时双方都处在亢奋状态,沉迷于其中,所谓当局者迷。甜蜜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他们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而婚后才看清那潜藏在光鲜外衣下的真实面目。还有从热恋的火热与激情到柴米油盐的平淡与琐碎,这种差异常常会让双方感情日渐冷淡……

总之从爱情到婚姻像是从仙境回到了人间,从理想回到了现实。如何让我们不受伤害,至少是少受伤害——我们要三思而后行,用理智的头脑去去寻觅人生的另一片风景;切忌过于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要知道冲动的抉择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爱情是不期而至的,不用过分追求,缘分到了自然会水到渠成。

席慕容说:友谊像花香,越淡才越持久。而爱情和婚姻有何尝不是呢?若即若离的感觉,充满思念的别离,有可能也会浅吟低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会乘着月光流照在远方人的身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侩子手正是我们自己!我只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一句——冲动的爱情不会结出幸福的果实,而会受到命运的惩罚。

萧红散文选读后感600字【篇2】

几年前,我在《江山》的一个版块挂了个编辑的空衔,却没有真正地在那里投入过多时间,我就是一个闲散的玩文字的人,自娱自乐,没什么上进心,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宿州女孩燕儿,燕儿在《江山》小有名气,她吸引我的不仅是文字,更多的是她的个人经历。这个女孩身患重疾,瘫痪多年,几经生死,却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活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想,我跟燕儿是有缘的,江山的偶遇注定我们会成为一生的好友,我们的缘分不仅仅是名字的相同(我的乳名也叫燕),更主要的是我们在思想上是相通的,我总能在她的文字里读懂这个女孩的那颗敏感而灵动的心,她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梦想的追求,都是让人赞叹的。人一生,会遇见很多人,真正能成为朋友的并不多,而真正能成为知己朋友的更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跟燕儿的这份缘,一直把她当成是另一个灵魂自由的我。

一直想去看燕儿,一直因为这样那样的琐事抽不开身,去年年底,燕儿新书《萧红传》正式出版,真心替她高兴,燕儿欣然答应送我一本,因这本书的缘故我终于下定决心去宿州看望这位未曾谋面的挚友。

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几经周折,在宿州大店镇的一个十分偏僻的养老院里见到了燕儿,燕儿跟我想象中的燕儿几乎没什么两样,热情开朗,乐观豁达,容貌俊俏,眼睛里透着灵气,如果不是因为残疾,这个女孩将会有一个多么美满幸福的家庭,如果不是因为残疾,她将会赢得多少人爱慕的眼光,我看着她骨节变形的手和僵硬的身体,心隐隐地疼。

回到家里,并没有急着去看燕儿赠我的这本《萧红传》,事实上,我对每一本书都是怀着虔诚的心去阅读的,一部作品,就如同是作者的孩子,历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阵痛才诞生,它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对作品的尊重就是对作者的尊重,所以,我读书向来很慢,读得很仔细,逐字逐句地去琢磨,尽可能地去领悟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的心境以及所要想表达的思想和意图。

夜深人静时,正是读书时。每晚忙完琐事,我会坐在书桌旁,点一盏台灯,泡一杯花茶,静静地读几页,在淡淡的墨香里,在燕儿委婉缠绵的诉述里走进萧红的一生。如燕儿所说,但凡爱文字的人没有不知道萧红的,但真正深入了解过萧红的人却并不多,借着燕儿的笔我才有机会对萧红这位传奇的女作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萧红的命运一波三折,在那样的年代,一个女子在毫无背景下,每一步成长都是艰难的,即便这样,她也凭着一股倔强韧性和极高的天赋,短短几年在文学领域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想这一点跟燕儿是一致的,就因了这份惺惺相惜才有了这本《萧红传》的诞生。

燕儿的文字我是熟悉的,纯净朴实,带着乡土的气息,有着一尘不染的本真,但是,这部《萧红传》却一改过去的文风,文笔细腻温婉,深情款款,字字句句轻轻地敲击在心上,使人心生柔软。燕儿用优美的文字叙述了萧红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在跟五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中,或爱或恨,或悲或喜,都被燕儿诠释的淋漓尽致。如果不是做过深入的研究,如果不是对萧红有着特殊的爱,燕儿不会有如此细致的了解,更不可能投入这么多的感情,让我佩服的不仅是燕儿生花的妙笔,更是这个女孩灵动敏锐的心思,她没经历过爱情,却对爱情有如此深刻的认知,这一点令我十分诧异。

认识萧红是从读《呼兰河传》开始的,萧红的作品受鲁迅影响,犀利深刻,大多写的是那个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苦大众悲哀、愚昧、艰难、凄凉、贫穷的命运,这是让人内心很有感触的东西,作为一个女子,作为中产阶级家庭出来的萧红,她是怎样体会到人们的疾苦的呢,如果没有一颗悲悯的心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果不是敏感和感性,她更不可能看得那么透彻,如果没有极高的特殊天赋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她也不可能描写的那么深刻。这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格上的刚毅和执拗。所以,我的感觉是萧红不是弱女子,相反的,她有着男儿的气度,任性,固执,嫉恶如仇,从不向人低头,对一个女子来说,感情里参杂了这些东西是很可怕的,导致数次的感情失败也是必然。爱情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两个人的相处,不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那么简单的事,有时候往往外在的因素是造成感情失败的最大原因,还有性格上的问题,作为一个女子,在男子面前切记太过于强势,要适当的示弱,学会撒娇,在人格独立的前提下去依赖他,甚至去崇拜他,这样的女子往往才能让男人视若珍宝爱不释怀。周国平曾在《我眼里的好女人》中说:"我欣赏的女人,有弹性,有灵性。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人,性格柔韧伸缩自如,她善于妥协,也善于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她不固执己见,但在不固执中自有一种主见。"我想,萧红的灵性是有的,弹性还不够,至少她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太过幼稚和草率,有些东西是天生的,学不来,性格决定命运,纵观萧红的一生,不得不让人感叹,一个在文学上面极富才华的女子,感情方面却是如此的懵懂无知,(www.unjs.com)她追求炙热的爱情,却被爱情弄的伤痕累累。唯有文字可以疗伤,唯有文字才是可以倾其一生去爱的东西,也唯独文字成就了她短暂而鲜明的一生,因为文字才让后人记住了她的名字。所以,爱情跟一个人的信仰比起来算不得什么,萧红真正爱着的是那个时代的劳苦大众,真正让她疼的是旧中国的战争,疾苦,和满目疮痍。萧红不是个自怜自哀的弱女子,她是个让人敬佩的英雄。

燕儿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到:"写萧红是因为我崇拜她的才华,倾慕她的美丽。但更确切地说,是为了祭奠我自己,因为我和萧红惺惺相惜,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悲苦命运。但是,我又不如萧红幸运,她情缘坎坷,文学梦却顺愿逐心。她去过很多地方,阅历深,见识多,精神生活丰富。更重要的是她身体比我健康。"燕儿这段话里有对萧红的羡慕和对自己的无奈。我想说的是,燕儿,不要跟旁人比,你有你的优势,你能生活在这个年代就是最大的优越,你还年轻,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经验和阅历都会积累,爱情也会在不远处等着你,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他不嫌弃病弱残疾的你,他会包容你所有的缺点,欣赏你的才华和亮点,给你一个幸福的温暖的家,成就你当一个母亲的心愿。

萧红散文选读后感600字【篇3】

萧红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看过萧红作品的人都知道,她笔下人物的命运凄惨,作品可谓道尽了人世间的悲凉。我想这与作者的背景有关。萧红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躁,祖母又爱用针扎她。唯一让她感到温暖的,只有萧红的祖父。这也导致萧红在祖父逝世后就离开了家乡。有人为萧红短暂而寂寞的一生而感到惋惜。我却不这么想。萧红追随了一生的自由,而到头来,自由又为何物?如果说,萧红没有在离家出走后遇到萧军,也许会让她的命运不想如此悲凉。她任性。大着肚子离开了萧军,人性的后果又由谁承担?后人经常把萧红和张爱玲做对比。如果说张爱玲的文字荣华富贵,而萧红则如清水芙蓉。但是张爱玲在感情上比萧红成作文//Www.ZuoWEn8.Com/熟,至少她没有堕落。

萧红向着她所谓的自由,到头来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作家安意如曾经写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永不谢幕,总在一刻不停的繁衍。只有寂寞是真实的,只有孤独永垂不朽。”有些人,总是在最后一刻,才懂得珍惜。但是写到这里,又忍不住同情萧红,英年早逝,在生命的烛光即将熄灭之际,仍写“不甘,不甘。”我想,这是作为一个作家的使命,永恒不变的信念,藏在年轻又苍老的心中。临死前,她写下了《呼兰河传》。总像一个年老的人,在诉说自己的青春。像老故事里的泛黄桥段,半聋半哑,失了声息。

萧红便是我们最常看见的一个结果:终于明白我们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回首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

伤情处,灯火已黄昏……

萧红散文选读后感600字【篇4】

到2005年,萧红的《生死场》出版就整整七十年了。“中国新世纪读书网”有萧红《生死场》电子版,电子版《生死场》前有序,序文没有署名,但能看出,那是鲁迅写的,就是收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那篇《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在序文中说:“听说文学社曾经愿意给她付印,稿子呈到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那里去,搁了半年,结果是不许可。人常常会事后才聪明,回想起来,这正是当然的事;对于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恐怕也确是大背‘训政’之道的。”

1992年,为纪念萧红去世五十周年,有出版社出版《萧红散文》集。编者介绍,萧红有三本短篇小说与散文合编一起的集子,即《跋涉》(哈尔滨五日画报社1933年10月出版)、《桥》(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11月出版)和《牛车上》(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5月出版)。其中,《跋涉》是她和萧军作品的合集。萧红单独编印的散文作品有三种,第一本是《商市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8月出版)。翻《鲁迅日记》,1936年10月14日这天有这样的记载:“萧军来并赠《江上》及《商市场[街]》各一本。”1940年6月和1940年7月,重庆大时代书局和重庆生活书店又为萧红出版《萧红散文》和《回忆鲁迅先生》,这时候,鲁迅已不在了。

萧红散文中有《飞雪》,有《欧罗巴旅馆》,还有《春意挂上了树梢》,这些题目若放在现在人手上,很可能会写得“小资”。萧红生活的年代,萧红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的目光,注定萧红这些题目下面不可能有小资的内容。萧红在《飞雪》中说:“记得爷爷说过:大雪的年头,小孩站在雪里露不出头顶……风不住扫打窗子,狗在房后哽哽地叫……从冻又想到饿,明天没有米了。”萧红在《欧罗巴旅馆》中记述“楼梯是那样长,好像让我顺着一条小道爬上天顶。其实只是三层楼,也实在无力了。手扶着楼栏,努力拔着两条颤颤的,不属于我的腿,升上几步,手也开始和腿一般”。萧红在《春意挂上了树梢》中写道:“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又写道:“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萧红写的是日本人占领的东北,写的是过去时代漫长冬季重压下的生灵。

萧红有一篇《鲁迅先生记》,文章不长,通篇文章写了鲁迅家中一只瓷釉自然堆起纹痕、瓶口两边带有两个瓶耳的灰蓝色的花瓶,写了那瓶里养的一棵万年青。以那只花瓶和万年青为背景,萧红用文字为鲁迅画了张像。萧红是这样写的:“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那花瓶,后来是站在了鲁迅的墓上,瓶底也没了,和鲁迅的遗像一起被墓草掩埋着。鲁迅去世时,萧红已远离上海住到日本东京,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萧红到鲁迅墓上拜谒,当年3月,萧红写下了《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并发表在4月23日《文艺》上。萧红在《鲁迅先生记》中写道:“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就我所见纪念鲁迅的文章,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要了解鲁迅,这篇文章应属必读。萧红是把鲁迅当亲人和师长一样回忆着。萧红文章没有空洞的话,她甚至不发表意见。萧红很注重细节,只把她看到的和她感觉到的搬到纸上。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知道鲁迅生气时脸是很严肃的,眼皮往下一放,向惹他生气的人看着,很吓人的。鲁迅跟许广平也是生过气的,据说鲁迅跟许广平生了气,就独自一人睡到凉台上去。没见过鲁迅在上海的故居,不知鲁迅上海故居的房子有没有凉台。鲁迅有《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一首:“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说,鲁迅对孩子很细心,吃鱼丸子,海婴吃上一口,说不新鲜,许广平不信,在座的人都不信,海婴再吃,仍是嚷,鲁迅把海婴碟里的拿过来尝尝,果然不新鲜,鲁迅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初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读开头“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就喜欢上这篇文章了。鲁迅喜欢喝酒,不多喝,每次只喝半小碗或一碗,鲁迅喜欢吃硬的东西,喜欢吃油炸的东西,鲁迅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贵的待客,便宜的自己用,鲁迅吃的是清茶,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饮料,家中都不备,鲁迅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萧红说,鲁迅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鲁迅有过演讲,可惜都没留下录音,鲁迅的笑声,听不到了。

萧红散文选读后感600字【篇5】

读书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天不读书,心里不舒服。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安静地读起书来。我读的是大作家萧红的《散文集》。

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祖父的园子》文章的语句生动活泼,很接近孩子的生活,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选择读过她的《呼兰河传》。

一篇文章《记忆中的鲁迅先生》这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一口气把这篇散文读了两遍。文章中把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许先生的平时生活详尽的描述,在我们的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老人,一个善良的老人,和我们读过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很多的记叙是一样的,鲁迅先生作文的关爱穷人,先生的认真,每次写完文章,都要把笔纸摆放整齐,不可以随意堆放,读书经常要读到很晚,很是勤奋。

记得鲁迅先生的格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今天的读书,让我再次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生活中,要我们珍惜去努力的事情太多,平时在学校的学习中,自己总是凭着头脑聪明,学习偷工减料,所以导致每次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今后,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还要学会珍惜当下的时光,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我们爱读书。

标签:读后感600字萧红文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