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傅雷家书读后感

2024-10-16 18:56:25 字数: 点击: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39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一开始看这本书,总觉着很奇怪。为什么书信能够编成一本书?但越读到后面,就越感激这本书。

傅雷是一位翻译家,大儿子傅聪是闻名世界的钢琴家。这本书,便是傅雷写给傅聪的书信合集。从一九五四到一九六六,从傅聪刚去国外到傅聪结婚生子。从书中,我看出了傅雷这位父亲的唠叨,他的“唠叨”,大到关心孩子的世界巡演,小到关心孩子在国外的食物合不合胃口,饱含着对儿子深深的爱意。

其中最最让我难忘的,便是傅雷与儿子谈终身大事与小孩起名这两件事,比起其他的事件,这两者很贴近生活的。傅雷信中对儿子说到对自己的终生伴侣要一心一意,要善于交流,不可以当唐璜。我想,要让傅聪做到这一点,傅雷大概是付出蛮多的。首先他要以身作则,以行动告诉后代应当如何做;其次他要有头脑,有方法,才能让儿子信服,我想这是蛮难的。第二个是给小孩起名这一事件,信中写到,男孩名为凌霄,女孩名为凌云。后来,傅聪生了个男孩,便取名为凌霄。给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孙子起名,这一行为不正好体现了傅雷对于后代深深的爱吗?傅聪听从父亲的意见,这也恰恰说明了傅聪对父亲的爱也是多么深刻。

不由得想起我与我的父亲,我们二人不似傅雷父子相隔几千里,我们朝夕相处,爸爸给我的爱虽然不像母亲的细腻,但很让我回味。

我爸爸个子不高,但他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最高大的。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崇拜我的爸爸,可以这么说,我爸爸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偶像,他有一身的才艺,说单口相声、演小品、诵读、写诗、玩乐器……他无不在行,他是我心中永远的“SUPER STAR”。我常常有机会跟着爸爸到各个地方演出,爸爸在上边表演,我就在下边做观众,为他鼓掌。每次主持人念到我爸爸名字的时候,我对爸爸的敬佩就油然而生,爸爸真的很厉害啊!每当爸爸表演结束,观众席总是响起热烈的掌声,我心里甭提有多骄傲了!那时的我想,有一个这么厉害的爸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之后爸爸高大威武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成为我的榜样。

我不知道我是否将“傅雷家书”读透了,但我可以肯定,傅雷家书带给我的,绝不只是傅雷父子的故事这么简单,还有对父爱的深深思索。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傅聪远在海外求学,外出的游子,牵动的是家中父母的心弦,爱子如命的父亲,只能将一句句叮咛仔细封在信里,把自己的一片深情送过大洋。

“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时给你敲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是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还是在演奏姿态方面。”

这些话语,出自于一向严厉的傅雷之口,哪怕身在海外,也不愿儿子放弃学习。对孩子的那种殷殷期盼,严厉或温柔的叮咛,这副姿态,又与天下哪个父亲有异呢?

深夜中,灯下有父亲在帮孩子批改作业,也许这些父亲无法像付雷一样,给予付聪很大的帮助,但他们无一不在尽全力帮助孩子,把自己的深情倾注在简单的叮咛中,这些叮咛无非是几个错别字,几道几何题的要点,可这其中所含的父爱,一点不比傅雷信中所含的少。

“孩子,我多担心你身心的健康和平衡,一切都得未雨绸缪,切勿到后来悔之不及。”傅雷以一名过来人的身份口吻,带着对儿子的心疼,不断劝说孩子休息,到大自然去放松身心。

傅雷一向是一位严厉的父亲,他从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却依然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所担忧。这多像我们的父亲,偷懒时,他们训斥、催促,但当你把所有精力倾注在学业上时,父亲们又担心我们的健康,逼着我们去锻炼。

似乎父亲永远不能与我们合拍,永远在阻止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们大多爱温柔的母亲大过于强硬的父亲,但这一句句让孩子们厌烦的叮咛,又有哪一句不出自于浓浓的父爱呢?

读着这一封封家书,好像在其中看到了无数父亲的影子,他们的叮咛,是对孩子最深的爱与期望。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翻开这本书,看不到惊险的情节,看不到激动人心的场面,更没有华丽的词章,书上的字字句句如涓涓细流般流入人心,让人感受其中的父爱,以及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傅雷对儿子的鼓励,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如和风细雨般款款相慰,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鲜花与掌声簇拥时,在信中劝导他谦虚,在成功的路上不惧孤独,走自己的路。读傅雷的第一篇家书,都感觉他心中的欣喜与激情都从他的笔下倾泻出来,无论是面对挫折还是面对成功,傅雷始终在教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他平易近人,朴实自然的话语,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是对儿子人生道路的引导,是给儿子的哲理启示。

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不含杂念,保持对音乐的追求,保持心灵的纯洁,无惧孤独,才是坚强的最高境界。

初读傅雷家书时,我对书中涉及有关艺术的东西有点不懂,并感到无聊,但慢慢读下去,傅雷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对诗词韵律的深厚造诣,让我慢慢沉浸到了书里,傅雷从未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他对文学的深入理解与引导,也造就了傅聪艺术上的成功,和傅敏教育上的成功。

书中还有浓浓的爱国之情贯穿了整本书,傅雷告诉儿子,要以国家的支持,亲朋好友的厚望为动力,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并拥有对音乐不断钻研的决心。

傅雷式的中国传统式教育,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是最成功的教育,他与儿子成为朋友,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己,父爱深沉如水,信中的字字句句,如黑白画面奥鹏浮现在脑海中,令我为之震动。

傅雷家书,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良药,也是孩子理解父母的渠道。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一开始读《傅雷家书》时觉得还挺有趣,因为我个人对音乐蛮感兴趣,而本书一部分在谈论与音乐有关的话题,但越往后兴趣越低,因为后面谈的都是重复的家庭琐事,似乎与我们并无多大关系,我不禁怀疑读这本书的意义在哪儿。

我分析本书的内容结构:45%在谈论音乐、文学、美术;35%在谈论傅聪在生活与学习上遇到的困难;20%在谈论家庭琐事或抒发思念之情(简称“催信”)。

我又读了一遍教材里的名著导读,发现它更侧重于“傅家亲情”与“傅雷的教子方法”的介绍。然后,我看了读书方法指导,才豁然开朗,其实并不是书的内容无意义,而是自己没有选择正确地读。《傅雷家书》我该读什么?

它是想锻炼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吗?我并不这么认为,其实大多数人都能很轻易从中体会到父子之间的亲情,其中父亲教子方式对我们这个年龄来说也体会不到啊。

我将目光放在音乐与艺术的谈论上,本书有近乎一半在谈论这个点,这么做似乎太过浪费时间,除了开拓自己视野,培养艺术素养之外,并无显著帮助。我认为若非对艺术方面极感兴趣,可以直接跳过,或选择略读或跳读的方式进行。

最后,再来看一看“关于傅聪所遇问题的讨论”。我觉得这才是我看此书的精华之处,傅聪遇的困难,例如:情感的纠结,计划的制定,状态的调节……傅雷教给他的处事方法才是我用的到,对我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读从这本书中,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明白了选择性阅读的重要性。每本书都有每本书的意义与精华,理论上每本书都该读,但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每一本书,这时候就能体现选择性阅读的重要性。

当然,这种方法最适合精读的书。在粗读一遍再进行选择性阅读效果更佳。

回答开头提出的疑问:《傅雷家书》,我选择读,并且会选择性地阅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每个人都领会过爸爸妈妈的慈子和教导。当我在读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导,我好像找到了其他一种爸爸妈妈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领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宝贵的谈心,拉近了咱们的间隔,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触着,聆听着,用心铭记取。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性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怎么有这种力气呢这种巨大的父爱能够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衬托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因而傅雷所写的这些信件也便是十分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怎么在这个国际上日子。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一起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爸爸妈妈的一本好书。子女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万古流芳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厚的他对子女从不严苛。并且他对傅聪的音乐工作十分的注重。傅聪工作的点点滴滴都十分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咱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相同的普通与巨大。咱们的父亲也是常常为咱们的生计为了咱们的学习为了咱们能上一个好的校园为了咱们能具有好的成果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汗水这是真实的巨大这才是真实的父亲!傅雷能够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超卓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溢爱心的心思使得他的子女能够健康的生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人物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溢了对子女的关怀和爱怜。相同她关于傅聪的音乐工作也十分的在乎这也相同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了解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十分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爸爸妈妈的心思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和爸爸妈妈沟通。

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实的爸爸妈妈的爱之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第一次听到傅雷先生的名字,以为他是个外国人,后来了解到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我对他是十分敬佩的。

因为傅雷先生的关系,我买了《傅雷家书》来看,虽然只是简单的书信,可里面包含的却是浓浓的爱子之情。

因儿子离得较远,因此傅雷先生自能用比较独特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写信。当然,在这些书信中也透露出傅雷先生对自己孩子的牵挂和爱。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傅雷先生总是耐心在书信的指导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或许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唠叨,这不是唠叨,这是爱,是无私的父爱,是不求会好的父爱。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父爱在无形中教你如何坚强、自立。

在书信中,傅雷先生自责自己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这是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先生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

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教导方式,是中国父母的好榜样。但我不希望家长不要只学傅雷先生的一个“打”字,那样光打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痛苦,要是“打”会有乐观的结果,那么孩子们还有什么生活的余地。我只希望家长能用平和的口气和的口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父爱如山,他们虽然沉默,却用宽厚的肩膀承载起子女的每一次成长,母爱如海,她们用柔软的胸怀,包容我们一次次的任性。《傅雷家书》不仅父母需要读,孩子更需要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让所谓的“代沟”不再成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障碍。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教导,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一封封家书,短不过上百字,长则有上千字,没有许多优美华丽的语言,也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只有用自身经历化为简单而又朴素的建议和忠告,为儿子摆正人生的旗杆,无怨无悔。

无数的家书,写不尽的忧愁,无尽的担忧,操不完的心,在一支笔下,处处开花。不问自己的身体,信上也只是轻轻带过,有时却只字不提,只时时刻刻关心着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生活、音乐的进展。儿子仿佛是那座五指山,日日压在他们的心头。儿子的思想、活动、花费,所有零碎的小事,父母俩却无不担心,看似无尽的唠叨,却是忠言利于行,句句金玉良言,事事为其着想。

国家一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许多人常把国家挂在嘴边,打着国家的旗号,吞食国家的利益,干着非人哉的事情。可是傅雷是实打实的爱国,把国家一词植在了自己的心里,生长发芽。不仅是自己爱国,还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地教导两个孩子一起爱国,从点点滴滴做起,不乱花国家的钱,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时时彰显爱国之举。中国是礼仪之邦,傅雷也深谙礼仪之道,从送画而不是送钱这件小事,可见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礼尚往来的礼仪风度发扬到国外,尽显泱泱大国风范。

每个人都生有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与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的时候,感到的却是另一番关爱,不同于老师的教导,不只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用心良苦。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就像一个乖孩子,阅读着,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有人在教育的斜坡上滑雪。而他们的故事,划出国界。

傅聪,只身漂泊海外,远赴重洋,追逐梦想。东欧很冷,赤手弹琴没一会儿手就冻僵了。傅聪,就像蓝天上翱翔的风筝,无论飞的多高多远,傅雷,他的父亲,心紧紧系在长长丝线的一端,那一头,中国成立之初,根基不稳,时局动荡不安,政治舆论如锐利刻刀,稍有不慎,家财性命便零落成泥碾作尘。但是,傅雷随着“风筝”的每一次飘摇而悸动,目光随着线的痕迹追随遥望。用素质墨香为儿子带来深沉爱意。那时消息闭塞,通信艰难,“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隔着万水千山的父母,在首都放飞纸薄情浓的书信。无论时局多么瞬息万变,只有那坚定不移的爱永恒,为漂泊在外的儿子构建意一隅温馨港湾。

傅雷严厉,却又慈爱,信中的他仅体现出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父亲,却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他写给傅聪信,大多讲述生活琐事,人生之道。傅雷是儿子最忠实的粉丝,且提供着宝贵的意见。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深情。最朴实的爱打动着我,打动着每一位读者。款款的引导,悄悄的深浅,细细的回味,静静的领悟。纯真的情思常含在层层递进的意会当中。像一烛灯火,温暖心房,似小小棉布,包裹着心最柔软的地方。

傅聪是否会怀念那段在饱含浓浓父爱书信,浸润在亲情中的那段时光?可后来,周多变故,阴阳两隔。无奈,落絮随风飘尘埃。但是,父爱却永远保留下来了吧!

阳光下,傅雷家书的书页被风吹动,我想,人生路上,所有的成长都有父母的见证,所有的瓶颈都有父母拔开,羊有跪乳之恩,乌鸦尚有反哺之意,更何况我们?我们,该用多少感恩去回馈这倾注了所有心血浸满爱意的无私?我们,又如何能回馈在迷途中亲人给你的慰藉,在你难熬的时候和你一起难熬,高兴的时候比你高兴,天地之间,哪里有比这更真挚,更无私,更永恒的爱呢?

大爱无声,唯爱永恒。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近几周来,我阅读了《傅雷家书》。傅雷,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著名的父亲。

从《傅雷家书》中折射出来的,是傅雷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有人评价傅雷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家长”,对于孩子(尤其是长子傅聪)是标准“中国式教育”。对于“中国式教育”,古人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教育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是危险的,毕竟天赋也不是逼出来的。那傅雷为什么成功了呢?因为傅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对于傅雷式的教育,我想傅雷与其妻子的墓志铭是最好的概括:“赤子孤独了,便会创造一个世界。”

"赤子"最早是老子所用的比喻,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老子写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其中"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婴儿之心当然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

可见,赤子就是内心纯洁,没有杂念之人。傅雷的教育,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为一个不受世俗干扰,沉静在世界万物之中的人。这一点与千百年前的一位伟人不谋而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无杂念,就能成为大器吗?不是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英勇战死锦竹,这是心境淡泊的人能做到的吗?还要归功于诸葛亮和他的妻子黄月英对他的熏陶,这一点又与傅雷的家庭不谋而合。傅雷作为一名革命时期的文学工作者,他的思想是进步的,对于新中国的热爱传给了傅聪,傅聪也不止一次地在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傅雷的艺术修养是高深的,这也对傅聪的艺术之路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所以,傅雷式的教育,不同于中国式教育。真正有意义的中国式教育,是像傅雷那样,既做严父,严于律己,严于待人;又做慈父,宽于待人,关爱他人;还做良师益友,适时地透过一段话传授做人的道理。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楼适夷曾经说过:“《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空闲之余,我再次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摩挲着封面想再次感受家书的温情与厚重。

万水千山也无法阻隔这种陪伴,直至傅雷离开这个世界,其实,他并没有离开,至少在傅聪心中,至少在喜爱他的读者中,他从未离开。那一封封书信给我的震撼如同海面上的滚滚波涛——汹涌澎湃,经久不衰。

“赤子之心”是贯穿全书的精神,同时也是傅雷先生做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傅雷先生虽然家教严格,但他的教育方式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父子关系愈发和谐,他们在对艺术的切磋交流中成了知心朋友,他在孩子面前从来没摆出过高高在上的姿态,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感情总是溢于生活的细节之中。同很多父亲一样,爱子之心犹如大海,澎湃而深沉。对艺术无上的追求,真挚的感情流露,心系民生的家国情怀,这三者拼在一起便是傅雷父子,便是——赤子之心

当今社会,如傅雷父子一般的人很多,留守儿童就要面对这种父子聚少离多的情况,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几率很大。父母怕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便试图用钱来弥补。假如他们像傅雷先生一样,用书信的方式陪伴孩子的成长,也就不会留下遗憾了……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谦虚坦然,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这句话给了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久铭记。

《傅雷家书》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古代书信是一种重要的通讯方式,而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曾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写了数百封家书,从而摘编成了今天的这本《傅雷家书》。

在这本书里主要摘编了傅雷先生在1954年开始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所写的家书,这本书充满了父爱,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

在书中有段文字让我深受体会,“你妈说你的信都是闪闪发光的,耀眼生辉的。当然你浑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艳丽,青春的生命,才华,自然写出来的有那么大吸引力了。我和妈妈常说,这是你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希望你能好好享受,体验,给你一辈子做个最精彩的回忆。”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在一档节目中,一位女明星曾述说这她眼中青春的含义:如果不趁年轻去做一些想做的事,等到十年后,二十年后,你就没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因为当你长大后,会被生活中的琐事限制,只有趁青春,才能品味不同的生活。这让我深有感触。

在阅读这本书时,看到傅雷先生既是严父,又是慈父,在儿子的艺术追求中十分严格,但对远离故乡的儿子却又有几份关爱。在书中有许许多多傅雷先生对儿子关爱的语句,同时也有着傅雷从自己身上所明白的道理,将这些传授给了儿子。这好比我们是一张白纸,而人生是一支画笔,而父母就是已经完成的画,我们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从而丰富自己的画面。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领悟到了许多道理“先为人,次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在做任何事时,做人是第一位,正所谓“学艺先学人”同样像我们述说这个道理。

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傅雷先生是一个细心的人,他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授予他不同的道理,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天下父母何尝不是如此?也许我们要到长大后才会明白什么叫“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但感恩却可以随时开始。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给父母,却又不敢与父母交流,我想写几封家书也别有一番风味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读了这一则家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证明。”

初读《傅雷家书》,令我记忆最深的便是傅雷的第一封家书,因为那是一封我从未?过的如此真切动人的父爱表露。第一封家书主要讲述了傅雷举家为傅聪送行的过程以及傅雷对儿子培养过程中的反思。说真的,家书的开头朴实无华似乎有种白描的手法,只简单地勾勒出送行的痛苦场面,让人不禁心生厌倦,而接下来,傅雷的一句:“像失去了什么东?似的,”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内心。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多么的难以让一个男人说出,他虽然深切地表达了难舍难分的情感,但他却又表达了一个人的难以取舍,不敢对孩子撒手让他自己勇敢地拼出自我。

初读这句话还让我误认为是傅聪母亲之言,没想到此书却为傅雷所书,所以我不由得震惊傅雷这一句如此柔情的言语。他仿佛让我深深地走入了一个父亲的内心最深处,他带给我的不再是一个刚毅、坚强、冷漠的父亲形象,却令我看到了一个铁?柔情的大爱男儿。是这封朴实无华、不加繁缀的家书使我一下子便走进了一位父亲的内心,他让我走到了从未进入的境界,更令我从内心又一次重新定义了父亲这一形象。

对比傅雷与我的父亲,我想在下文我又发现了共同点,下文中傅雷进行了一次反思,就他在傅聪少年时曾打过傅聪,他感觉自己很对不起傅聪,不该那样的粗暴。我想,傅雷能如此柔情而自己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呢?每一位父亲不可能是不爱自己子女的,然而有时方法或许不当,我们也应暂时接受,事后哪怕多多地沟通校正也是可以的。毕竟我们最起码要尊重父亲,在细细地体会父亲,体谅父亲,理解父亲不轻易流露的爱。

《傅雷家书》带给我一次与众不同的心路历程。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翻开家书,携眷一颗赤子之心,进入了傅家的世界。

傅雷做学问孜孜矻矻、俯首案前、白首穷襟。他身为一代翻译巨匠,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艺术鉴赏力,对其远隔万里的长子傅聪,通过家信言传身教,封封家书、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流露着他严苛与温情的父爱,加之其子的天赋与勤勉,灌养了享有世界美誉的“钢琴诗人”。

知感恩。青年人的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忙着吸收新东西,忘记往回看,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为了避免误会,定要感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通电话的暖心问候,三言两语的现状汇报,足以让人得到丝缕慰藉。要真诚。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然而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做后盾的,也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懂拒绝。随和的脾性会失去很多个人时间与空间,老在人堆里,缺少了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不能好好整理、归纳,懂得适当的不出席不必要的聚会,有时不妨直说:我有事。勤读书。天资不足,苦功步足。鼓励多读书,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读书,不是消遣驱时的读书。做好读书台账,摘抄妙笔益言,记录思考过程,撰写读后感言。劳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闲暇时光登高望远,在大自然荡涤心中的尘俗,去博物馆欣赏作品,无形中使人恬静旷达,维持精神与心灵的健康。

《傅雷家书》正如罗曼·罗兰语:“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傅父家书的养料,惠及着每位读书的孩子,它犹如家父的温情臂膀助力前行。正值傅雷夫妇仙逝五十周年忌,巧幸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与他们相逢,记下感言,致上缅怀,也分享给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们。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4

善于沟通,得出共识;敢于提问,问出真理;勇于质疑,寻得智慧;勤于磨砺,炼出实力。沟通是父慈子孝的最好的通行证,这一点在《傅雷家书》中很明显。

通过书信,傅雷先生与儿子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内涵,交流彼此的思想,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一封封家书犹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父子俩乐享其中。

傅雷希望通过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教育和领导儿子,激发儿子通过书信畅所欲谈,一方面及时发现儿子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艺术和生活感悟。

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当儿子情绪低落时,他告诉傅聪:“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的酒浆。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对于儿子的矛盾,他又这样剖析并激励:“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完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天!”字字句句,都蕴含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傅聪也遇事主动写信,漂洋过海寻求沟通交流,主动为自己减压,改正错误,放下包袱,降低风险。一个虚心好问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正确沟通,是父慈子孝的最好的一剂良药。没有沟通,哪来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呢?

想起正在冷战的我和父亲,每次和他在一起便会有怨恨的目光,但我心里也很愧怍,可每次吵架两人总是无法沟通,最后我总是免不了挨一顿揍或者受一阵责骂,只能在周末独自抱着冰冷的手机,想要找个诉说的对象,却也不知道做什么……多与父母通通电话,或视频聊天,说说学习生活,一吐为快,撒娇,加深自己与父母的感情吧!

谨记:正确沟通,父慈子孝的通行证。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5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为著名钢琴大师,傅敏为英语特教教师,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初中的时候,就有老师向我们推荐这本书,但是当时并没有在意,而这个寒假,恰巧我在图书馆中借了这本书,利用寒假将它看完了。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子女沟通,在一封封信件中,傅雷对孩子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从家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他爱子教子的精神实则令人感动。

傅雷家书让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地阐释出来,它不仅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家书中父母的淳淳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同样令人感动。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许多丰富的精神养料。父亲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及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我认为傅聪这样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子啊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你从不曾理解我,我也不需要去解释,还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书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细细地表述出来?总之,看完《傅雷家书》之后,我觉得这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6

《傅雷家书》编入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180多封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死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是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两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培根曾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业,着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这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没有尽头。通过亲生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傅雷如何培育他的孩子,在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这样写:“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作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支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一个警钟,不论在做人还是其他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以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这么丰富的养料。时时给他知道,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却在其中显出他不变的本色。

翻开《傅雷家书》,有许多令人动容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仅一次给儿子纠正了用错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的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父爱大如宇宙,父爱隐如轻风,父爱高如俊山,父爱深如桑海。

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7

我突然想起初中读过的《傅雷家书》。文中主要写了傅雷和他儿子的书信。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话“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晨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的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读完后我感受到傅雷的爱子情深,给远在出国留学的儿子写信。读完《傅雷家书》后,傅雷和他儿子傅聪的信如同朋友对话。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感到高兴,也为之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内之情,作为子女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爸爸、妈妈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还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是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术上的打击。”这句话好像是傅雷写信给他儿子傅聪的一句,鼓励儿子的一句话。

第一次看《傅雷家书》时,就看到了傅雷的简介。傅雷是位有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许多的外国著名的书籍。他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两个儿子都很优秀,大儿子傅聪是一位比较有名的音乐艺术家,他学习刻苦认真。

最后送各位一句话“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历磨难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8

傅雷的一生苦心孤诣,含辛茹苦地培养出了两个出色优秀的孩子。一个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另一个成为了特级英语教师。这无疑体现了傅雷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

在生活方面,傅雷夫妇可以说是千叮咛万嘱咐。看现自己的儿子即将步入千变万化的社会,作为父母的他们不禁百感交集。他们二人便因材施教,用自己积下的经验,告诉了儿子少走弯路,多踏捷径,自己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

在为人处事方面,傅雷告诉儿子,要做到坚持大我,放弃小我,切忽对个人的名利和得失大过计较。我们会发现人生总是充满了苦闷与矛盾,当我们热衷于个人名利,却不可尘及时,必然会因为嫉妒与仇恨而变得无比痛苦。相反,如果我们坚持大我,为社会和人类前途命运着想时,反而可以做出贡献,这也便是治疗愤世嫉俗的最佳良方了。

同样,傅雷给儿子的感情方面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孩子结婚前就告诉他要自爱,因为没有结果的恋爱会使人对爱情感到麻木。而当傅聪真正踏入爱情婚姻之后,傅雷便将自己和妻子数十年来和谐相处之道传授给儿子,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只有平静、含蓄与温和的感情才能天长地久。且不能因为艺术而放弃妻子,要知道两个人在漫长的道路上,时时都能拉对方一把,勿让彼此掉队,这样才能维持长久和谐的婚姻。

本书反映的傅雷的特点,同样也正是中国父母的普遍特点——以孩子为中心,甚至到生活细节也能为孩子考虑到,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可爱至极的父亲形象,又体现出了浓浓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9

家书从古至今一直是古人寄托思念与慰问的一种方式,诗词中也提到过‘家书抵万金’。可既然假设对古人的重要性,而傅雷家书这本书也蕴含了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爱,关心和教育。

这本书汇集了父子之间近13年的来往,我们从中可以看见傅聪对追求艺术的过程,也可以体会到傅雷的教育理念与对于儿子的谆谆教诲,而在这千言万语,如山如海的言语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句话‘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原浆。’这句话包含了傅雷对儿子的鼓励与支持,虽说眼泪是辛酸的,但这却是让内心变得更加坚强,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的养料,令我深有感触。

施蛰存先生曾经说过‘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格,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非常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这些都是因为他的为人以及教育。傅雷先生人物,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书中第一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正是如此,不论做任何事情,做人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如果一个人他连最基本的礼仪廉耻,尊重,道德都没有的话,你们我想这样的人还不具备成功的能力。先生提出的;待人要谦虚,做人要谨慎,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民族和国家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等观点,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是非常好的教育。我们现在的缺少的或者说是正在流失的宝贵品质,正是先生口中这些,不可或缺的美好品质。现在的素质化教育也正是提倡这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单单只在看中成绩这一小方面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0

《傅雷家书》就像我们的一本良师益友,教会了我们做人,告诉了我们处事的道理。

父母的爱,往往是严厉而又具权威的,但是,看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后,我发现父母的爱,居然还能是谈天论地,包罗万象的。

这本书中,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傅雷在傅聪出国参加肖邦国际比赛前后书写的家信。这些信体现了不仅体现了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还表达了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以及老师对学生殷殷教诲。我感到十分震惊。

小时候,如同父母对我们一样,傅雷对傅聪的爱也是十分严格的。这种爱导致父子俩关系相处不融洽。长大后,傅雷与傅聪的关系便如同朋友一般, 而且父爱变得更深沉。因为,傅雷年轻时曾经出过国,所以恨不得把自己的经验,一股脑儿地传给傅聪。我特别喜欢傅雷说的一些话,特别能鼓舞人心,又彰显深明大义。

这本书中,令我感动的人还有马先生。诚然,他不是傅聪的父亲,但是他却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傅聪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马先生把傅聪照顾得很好,简直就是傅聪的经纪人。另外,我比较喜欢傅聪的第一任妻子——弥拉。她不像其他女性一样依赖丈夫,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关心他。身为儿媳妇,她懂得傅雷夫妇的难处,并且表示理解,她是一个识大体的妻子。

这本书语言精炼,道理众多,有些朴实,有些伟大,让人体会深刻。其中,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以前的我,在为人处世上总是显得不够真诚,不懂的事情会装懂,不肯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批评,说得好听是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说得不好听是死要面子。现在,我要放下伪装,做真诚的人,做真实的自己。

《傅雷家书》就像我的一本良师益友,教会了我做人,告诉了我处事的道理。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1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在等爱,沁入心田。——题记

你可曾在喧嚣﹑繁杂的世界里寻过爱的足迹呢?或许,在傅雷给儿子写的封封书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傅雷家书》包含了傅雷这位伟大的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爱,让我在文字中领会到了父爱如山,深沉而伟大;也如水,细腻而温柔,就这样涓涓之爱流淌在父与子之间……

“上海已经秋凉了,你那的气候如何?地理书上说波兰是大陆气候,寒暑都在极端。你现在穿些什么衣服。”这哪里是一位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问候,这分明是傅雷在对一个近在身前的儿子日常关心。质朴的语言里,包含着一份如山的爱。“注意:钢丝上有小条子,注明号数,切勿丢掉,否则以后不易分清。钢丝弹性很足,有弹伤眼睛、身、手的危险。你自己千万不可随便拉开,一定要让动手做的人收场。望你牢记在心,万万千千!”傅雷对儿子的爱像空气,无处不在,通过书信,飘越过国界线,爱充斥着儿子的生活。

“……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温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裁的`知识。”傅雷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学者,对儿子要求严格,在学业上,艺术方面亦是如此。望子成龙之心如此强烈。

天下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我的母亲,对我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求十分严格,她能以身作则,给我树立一个完美的榜样。她的学历并不高,但是母亲的言谈举止总能让我受益匪浅。母亲会以自己的方式教育我和弟弟,也像傅雷对傅聪那样,爱在点点滴滴,教在星星点点。

刘瑜在书中对孩子说:“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看,不管是伟人还是平凡父母,对子女的爱都如星辰大海,不容沉浸。

青春易逝,随岁月一同蹉跎的何止吹弹可破的面容,那些懵懂如水的回忆,也会慢慢消逝,我们无需作答,只要在父母的涓涓爱意中成长便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书信就是人们的一种沟通方式,书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说不出的话表达出来。

家书,也就是家信,指的是离乡在外的人与家人情感交流的工具,它也维系着家庭幸福,亲情浓浓。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二人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儿子傅聪的信。在这十二年中,他们通信数百封,记述了傅聪出国成名、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傅雷夫妇都很细心,把儿子的信都妥善保管,并将主要内容分类摘录成册。

整体来说,傅雷与傅聪通信的主题为:教育孩子,立身行事,以中华文明为主;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

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他写给儿子的信有四大作用:1、讨论艺术观点;2、激发出年轻人的思想;3、训练傅聪的文笔;4、做一面忠实的“镜子”。而信中的内容,除了记录一些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为了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出一个艺术家应该有的思想与品德。

《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了过去的历史,很好地为我们保存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它不仅是父母对儿子的教育,更让我们学到了一些立身处世的原则。

我特别喜欢书里的一句话:“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它告诉了我,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永远是春天,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奋斗就能迎来坦途。

待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遇到困难不放弃,获得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些应该是《傅雷家书》中给我们的永恒的启示吧!

这本书虽然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普通的书信,但是它包含了许多大道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是永恒的经典。

我不禁想起了严厉的父亲,他也老是训斥我,我经常敢怒不敢言。此时我细心体会,将心比心,方才领悟了父爱的伟大,父爱如山,严厉之中不乏慈爱;父爱如风,猛烈之中不乏和畅;父爱如水,永润我的心田。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3

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题记

起初听到《傅雷家书》这个名字时,本以为是一本家法。然而,在静下心来去阅读的时候,才发现它是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在1954年到1966年期间写给两个儿子的186封家信。

傅雷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因此,他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家信,还是傅雷和儿子交流艺术的平台。傅雷先生在大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先后写了百余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了对儿子淳淳教诲之中。其声殷殷,其意绵绵,其情拳拳。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近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父亲对孩子的深爱如同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孩子。傅雷对傅聪的爱更是如此,这样的爱是高尚的、纯洁的、无私的,它荡涤了世间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华,留下的是舐犊情深。“多少对你的爱,对你的友谊,不知如何在笔底下传达给你!孩子,我精神上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是多么真挚的人间深情啊。

然而,这样的爱毕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种爱加威严式的教导,是建立在父子心与心交流基础上的一种深沉的父爱。傅雷是“清高”的,他的骨子里就渗透着这种独特的个性,他把这种“清高”带到给儿子的信中,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爱!

于是这一封封家书中便没有了世事钻营的技巧,而是对人生、对艺术的见解,对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做父亲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历程来给爱子指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归宿!这种指示不是那种艺术化的“展示”,而是结合了百般的勇气和无私的爱。

人生就如书中的一句话一样:“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会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意思也就是:赤子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即使有一天赤子感到了孤独,它就会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创造出许多与它心灵相通的朋友,让自己不再感到孤独。

我想,一个人有了它,也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4

爱,是一望无尽的大海,看不到源头,看不到终止;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流露在在言语中,穿行于行动中。《傅雷家书》中是父亲对儿子爱在那字里行间隐藏。

从1954年开始,一封封家书穿过一道道国境线,送到儿子的手中,那是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直到一方的生命戛然而止。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尽的,我读《傅雷家书》了解到父亲对儿子的事情认真仔细地,从“努力加餐饭”,“我们很想知道你的饮食起居,住的屋子、寒暖、床铺”等等零星事,都是傅雷对傅聪生活点点滴滴的关注,让我感受到爱的温暖如春。

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很是专注,就像我的父母那样,当我的成长轨迹偏离轨道时,父母都会给我加以改正,在无言的爱里默默关注我的成长。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的欢喜。别了,孩子,我在心中拥抱你!”、“睡眠务须充足,一切总以身体为重,这是最基本的本钱!”傅雷对傅聪总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关注身体状况,天下的父母应该都是这般啰嗦,哪怕让我们做好防护感冒,返校时父母总会多提几句:“要注意保暖,多喝水,照顾好自己。”

“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才算是真正的感激!”这正是傅聪苦恼时,向父亲倾诉,父亲对傅聪说的话,在语句中体现了傅雷对傅聪思想上的疏通,也侧面表现出傅聪把父亲当做朋友、知己那样信赖,更体现了傅雷向傅聪的期望。

“你的动作、语言代表你是否对人尊重”。傅雷在这方面从未对傅聪疏忽,在《傅雷家书》中“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多么睿智理性的语言,傅雷从这些细节都是在为傅聪以后的成长铺路。

一沓家书是来自远方的父爱,傅雷对儿子的爱如山如火,是那么厚重,是那么浓烈,让我们从生活的点滴中去发现父母对我们的爱吧!爱无尽头!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5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他们的儿子: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等的一封封书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父爱母爱。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傅雷,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还是一位严格慈爱,挑剔啰嗦的父亲,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他用自己当年的经验,亲自教导儿子做人谦卑,待人待事严谨认真,积极乐观的面对挫折与困难,获得成就时不骄傲,不炫耀,礼仪要得体………不但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而且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成为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从不溺爱孩子,尤其在生活细节这方面。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傅雷先生对此深信不疑,更是在儿子的生活中付诸了行动。例如:他教育儿子,食不言寝不语,尊敬师长,态度谦卑,不骄不躁,不气不馁,不乱动别人东西,用完物品要有规矩的放回去,手不能插在上衣的兜里,这样比插在裤兜显得更无理;从小就要学会理财,懂得节约,未雨绸缪,养成存钱记账的习惯……哪怕是吃饭这样的小事也一丝不苟。

吃饭时,傅雷的孩子们必须坐如钟,手肘的姿势必须端庄,雅正是否妨碍了同席之人,不得发出令人厌烦的咀嚼声,勺子筷子不可以把碗碰出响声。不可以挑食,有一次傅聪没有遵守父亲的规章,傅雷就罚他只准吃白饭。倒是卓有成效,傅聪再也不敢了。

傅雷,他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相比于父亲,他更像是一个“朋友”,一个“倾听者”,为他的儿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铸就了灿烂辉煌的人生。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6

细节在词典中的意思是琐碎而不重要的小节,细节看似不重要,但正是这些细节,才体现出我们每个人真实的一面。

傅雷在信中写道:上封信中,我要你注意,住在华沙必须问明房东的睡眠时间,切勿深夜弹琴的事,望随时记住。这句话说明傅雷不希望儿子练琴时打扰别人,这也体现出傅雷在日常生活中的随和、平易近人、关心他人。信中他还提到了很多细节,“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就像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见字如面,傅雷认为在平常的写字写信中,通过字迹页面的整洁程度等,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性格,所以他希望儿子无论是写信还是弹琴,随时随地都要保持neat。

郭德纲有句话在网上很火,“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看一个人怎么样,怎么看呢?观人于临财,就是要看他在金钱面前,是否见财起意?如何取利、如何驾驭财富等。观人于临难,就是要看他在困难面前怎么做,是消极还是乐观?观人于忽略,就是要看他无意中的一些举动,往往能体现他一个人的性格。观人于酒后,这一点就很简单了,我们都知道,酒后吐真言,喝酒以后说的往往都是真话。这些不都是细节体现人品的例子吗?

我的妈妈就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吃饭时,她经常告诉我,吃饭时不要乱换座位,不要敲碗,不要把筷子插在碗里。写作业的时候,她又告诉我,写作业要快,不要磨蹭,否则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拖拖拉拉,做事做不干净。写大题时,要把答案从左往右写,不要都挤在右边,和做事一样,要提前把事情赶出去,而不是拖到后边。这样的细节要求还有很多很多。

细节决定一切,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注意点点滴滴的细节,能做好小事,又怎会担心做不好大事呢?这就是我读《傅雷家书》的收获。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7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人是马大哈,做任何事情不拘小节,只把这件事完成了,却没有把这件事弄好,最后自己吃了大亏。还有一类人他们心细如发,任何一个细小的关键都能被他们发现。我算是介于这两种之间的人。

有时很细心,可以发现很多隐藏的信息,而有时候却不知为何就像是选择性的失明,一遇到关键信息就自动屏蔽,有时弄得我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傅雷家书》中傅雷对于傅聪细节的要求具体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术、生活起居、待人待物,里面提到了很多我们平时都没有注意到的细枝末节。譬如:信封要书写工整,研究学术要严谨,对待朋友不能总是一腔热情。

注重细节,会让我们从中受益很多,而粗心的人却要吃亏了。我就是一个粗心的人,我们学校最近进行了生物和地理的考试,考完试之后我觉得自己答得还不错,反正会的不会的都写完了,没有空题。考完试神清气爽,赶回家,也不想考试的事,开始写作业。考完试的第二天老师开始对题,拿出试卷,顺带看了一眼,“咦?这个咋问的是半岛,我写的啥来着?好像是大洲。”想到这我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巴掌,这算啥?会的写错,太丢人了。越往下对,越认为自己在考试时是不是眼睛突然出现了故障,大脑也不受我的控制了。这种事儿但凡是在考试时绝对不会缺席,特别准时。现在我还在努力改正,但效果甚微。

在身体方面的细节就更不注意了。我常常不注意地下的坑坑洼洼,人称“平地摔小公主”,走着走着别人就会看到我,身体一弯,立马抓着身边的人,这样就说明我又崴脚了。

细节决定成败,不仅仅是学习还是身体上的,多注重细节学习会完成得更加完美,身体也会少受到伤害。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8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令我深有感触的书——《傅雷家书》。这一封封书信,集成了厚厚一本大书,不仅是傅雷父子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使我们的思想通往更高阶梯的桥梁。

傅雷在艺术和文学方面有着不凡的造诣。家书中有大量篇幅涉及美术、音乐、文学作品。在对傅聪进行在艺术上的引导的同时,也关心着儿子的生活。在关于日常生活上的问题这方面,傅雷也对儿子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上的问题,如何劳逸结合。在读书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傅雷多次提醒儿子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哪怕是找个村庄住上个三五天也好。每当读到这样的地方,总会感叹傅雷对儿子近乎要溢出来的疼爱和良苦用心。

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无私的,深沉的,如同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孩子,傅雷对傅聪的爱就是如此。傅雷与妻子收到儿子的来信总是欣喜若狂,一封信会翻来覆去读上三五遍还觉得不够。他们会因多日收不到儿子的来信而担忧、难过;会因信丢在了路上而遗憾、可惜。这样的爱是多么的高尚、纯洁、无私啊!它荡涤了世间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华,留下的只剩舐犊情深。“多少对你的爱,对你的友谊,不知如何在笔底下传达给你!孩子,我精神上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是多么真挚的人间真情啊!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它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了解了许多艺术作品,提高了艺术素养,更使我体会到了父爱的无私与高尚,体会到了父母对我殷切的关心和爱护。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这么的纯粹、无私、美好,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感谢您,傅雷先生,感谢您在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让我明白,父母的爱的伟大和无私,值得所有人去珍惜和回报!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9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家书是远离家乡的游子与家人唯一的通信方式。从小不离父母的我,从未体会过这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忧愁和丝丝甜蜜。我向往的这种感觉是傅雷家书给了我。

《傅雷家书》中,那185篇的家书,包含着父亲对孩子事业上的引导,母亲对孩子生活上的叮嘱。那平凡朴素的言语却一次次让我感动得流下泪,我忘不了当时浮现在我眼前的场景:分别后父母充满思念的彻夜难眠、傅聪回家后父母充满喜悦的泪流满面、因长久没有收到儿子的信而担心忧郁、甚至是孩子回信中一个错别字的纠正。父母的爱大的包容一切,小的无微不至,全部体现在傅雷家书中。

傅雷家书中的爱,或许就是距离产生的不同寻常的爱,它的不同寻常,不是它的爱超脱尘世,而是因为距离,使人们懂得了珍惜这份爱!如果你还不懂得珍惜,那么从现在开始珍惜身边的爱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0

一封封质朴的信,蕴含着父子间最真挚的感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话语背后,是父亲包容又严苛的爱;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教诲,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这就是钢琴家傅聪与父亲傅雷书信的点点滴滴。这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一部呕心沥血的成长记录。

傅雷夫妇也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他虽然没有像郎朗的父亲那样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弹琴,到精神上是陪伴的。他隔空跟孩子探讨音乐、艺术以及为人处世等问题,书信中细致到跟孩子谈谈舞台上应该保持什么样的面部表情。更能“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傅雷精神”去影响孩子。以他的才智和博学,深刻的思想,让孩子“取法乎上”,用心亦良苦矣!所以《傅雷家书》成为素质教育的范本,傅雷夫妇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

成功的家长家家相同。每一个优秀的孩子后面都有一双默默奉献的父母。不管我们的父母是多么平凡,抑或普通,他们一生都在勤勤恳恳地为孩子付出。我们要把父母对你的种种唠叨当做爱的絮语,不要辜负父母对你的无私奉献,不要荒芜了这份爱。

父母们请相信:您付出了,定会创造一个世界。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1

傅雷,是我国罗曼罗兰富二代等作家文章的当代翻译界第一人。他培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傅雷家书是他及其夫人和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摘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聪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而我们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不应风暴而消沉努力报警远方,我们必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把儿子的信是为珍贵的礼物,他在儿子成功时满怀星星激情洋溢的勉励激励儿子保持千危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高境界,确对待成功,“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就会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命之河,绵绵不断,有时平,有时间有涌进但从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总是在向远方奔腾。人生有幸与不幸,但我们平静面对惊喜时,则是我们又跨出一大步时,宠辱不惊,为着我们更远的目标而奋斗,我们就是中国的接班人。

傅雷家书中给我们的启示有太多太多,他不仅是至于我们个人也给我们在家庭教育放有了启发。留守儿童的孩子因为极度缺少家庭父母的关爱,还荒废了,毁了自己的人生。所以我现在只想呼吁各位家长,何时放下工作,给你们的孩子真正的关爱与呵护?傅雷家书将让我受益终生。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2

暖冬的阳光照到书本上,书香四溢开来,我翻了几页便沉浸在此中。

这本书叫《傅雷家书》,这是傅雷写给钢琴家儿子傅聪的信,这其中有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教导,也有他对儿子生活上的种种关心,还有叫的儿子热爱祖国深沉的心。父亲还叫过儿子一个真理,我永不忘怀,那就是: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傅雷先生不仅教会儿子好好学乐理,而且还教他做人,其感情深厚。

书中还有一个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看完此书后,我受益颇深。读懂了里面的父子情深,更有父亲良苦用心。

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要做到与书中写的那样,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还有,与父亲好好相处。

读了这本书,也明白了人生真味。很值得人再次翻阅。阳光再一次洒了下来,我又翻动书页,嘴角上扬很是温暖。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3

傅雷对孩子们的施教是非常严厉的,他不让自己的儿子去上小学,甚至反对孩子们去街头玩耍,他发现了傅聪音乐的天赋,便首先在家中担当起了的责任,一直环绕着音乐教育的中心培养。傅雷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而对待小孩子也一样。

傅聪受到父亲从小严肃的培养,变得文明礼貌,而他也是一个有着特异气质的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天赋,致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人各爱其子,傅雷对自己的孩子几乎是毫不留情,但也正是这样一位父亲,培养出了伟大的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4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是这份经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傅雷家书》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体现了傅雷先生对儿子傅聪浓浓的爱意,体现了父爱如山。这本书是傅雷先生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之前对在波兰比赛并留学的傅聪写的书信。

在书的开头时,写的是傅雷先生的悔过,他后悔自己对傅聪儿时的严厉,没有给他一个美好的童年,但是他却给了他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他也在用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弥补。傅雷先生是杰出的翻译家,作家和文艺理论家。虽然他在生活上并不是算完美。也曾犯下过过错。但可贵的是,他做出了改变,知错能改。也正是如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可亲的傅雷先生。这也是他们的家庭最后变得和睦圆满的原因。

在书中,傅雷先生教了傅聪从身心健康,生活和学问之间的问题,看完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在傅雷先生的认知里,营养第一,睡眠第一。重点的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平日也要有生活规律,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从中我们也是随处可见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淳淳教导。父亲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会无比耐心的教导,傅聪怎样生活,怎样为人处事,如何理财。如何处理感情问题,怎样规划人生等等。

记得书中有一幕时,当傅雷知道自己的儿子的经纪人为了利益,给傅聪安排了很多的演出。傅雷就告诉我儿子,一定要减少演出,他们的演出是给真正有讲究,爱音乐,懂音乐,会欣赏的人演奏的。这也教会了我们不能为了贪图利益。做一些无所意的事。从中也可见傅雷教子有方。也可以看出他怕儿子走弯路,就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都要儿子絮絮叨叨,说了又说。

这些是从《傅雷家书》中也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和母爱一样,父爱也是一种特别伟大的爱。但他是不动声色的爱。从书中,我们也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傅雷先生对傅聪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5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子,主要收集了1954年到1956年之间傅雷夫妇和儿子的书信内容。这本书不仅在问世之初轰动了世界,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根据教育价值,可以指导我们学习和成长。

起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去阅读,因为我觉得书信体的著作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一读之下,感触颇深!书中不仅有傅雷夫妇和儿子之间对于家庭琐事的交流,也有大量对人生的探讨,还有对文学艺术的思索,其中不少内容具有很强的哲学反思和教育学价值。例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这句话表达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心,尤其是对他们的成长十分关切,也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亲情的深厚。再譬如:“特别是阅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傅雷夫妇的人生观,他们认为人需要阅历才会真正的成长,成为一个有意志力的人,而得到这些,需要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这本书涉及的领域很多,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家庭与相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厚情感的表达,傅雷的教子之道让我们收益良多。

我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同时,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指导性意义!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6

如果别人问起我对《傅雷家书》的看法,我总是会打趣说,如果我爸爸是傅雷,我一定会发疯的!因为他实在是太啰嗦了!

的确,翻开每一封信,我们都能看到傅雷对傅聪长篇大论的说教。可是仔细一想,这不正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竭尽毕生所学之力、之能的爱吗?

整个暑假,我和我的爸爸发生了不少冲突,我觉得他开始变得不可理喻、无法沟通。但如果仔细想一想其中的缘由,恐怕没有一个人会站在我这一边吧。爸爸总是希望我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所以几乎每天都跟我说要好好学习,不要荒废时间,我却总是嫌他烦,争端由此开始。

但转念一想,如果他不是我爸爸,跟我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他还会管我是否优秀吗?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因为父亲不如母亲细腻、会表达。父亲只会用实际行动显示他的爱。我的爸爸是,傅聪的爸爸也是。纵观这几十封信,虽然并没有多少字是直接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的,但傅雷的每个提醒、每个关照都是一份爱,一份伟大的父爱。傅雷对傅聪的爱是那样沉默、坚毅。他把这份爱融到了对儿子的循循善诱和殷切期望之中。

我们总是没有真正体会过父母的心情,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但我们却不明白。大多数的父母不会表达,不会像傅雷那样给儿子有见地的意见。但父母为我们竭尽全力是不容否认的。而傅聪了解,他不仅是傅雷的儿子,受到傅雷的教育,也是傅雷的知音,与他共同探讨学术上的问题。

虽然我们很少能与父母做到想傅雷父子那样的知音,但我们应该做到像傅聪那样了解傅雷的苦心。我们是否忽视了这些呢?我们真正的体会过父母的心情吗?

当我真正沉下心想到这些时,不免为之动容。在人世间,也只有父母的爱是一定的、真正无私而伟大的。然而我们见过太多歌颂母爱的赞文,听过太多赞美母爱的歌曲,也读了太多太多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而《傅雷家书》以这几十封信中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悉心教导体现了这位父亲、也是天下的父亲对儿女竭尽全力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7

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更好。

——题记

这句富含哲理的话,来源于当代翻译大师傅雷给他儿子傅聪的家信中。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艺术家,傅聪是著名的钢琴家。单从这些成就来看,我们就能够看出傅雷是一位出色、有良知的父亲,更不用想他和儿子互通的几百封家书。

《傅雷家书》摘录傅雷与妻子在1954年至1966年间和儿子傅聪的通信。这数百封家书中,字数最多的有七千多字,可想而知,傅雷是多么地爱儿子。傅聪在海外的几十年里,傅雷无时不刻不想念着孩子,傅雷一有时间就给孩子写信,信的资料大多是关于生活、艺术、思想交流等方面,这也不难看出,傅雷对生活、对工作、对艺术都是十分认真的人。

傅雷在儿子刚出国的几年,总是为对儿子以前的教育方式感到后悔,说自我是一个“狂暴”的父亲。在信中,他常常请求儿子原谅自我。但我敢说,傅雷绝对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若没有傅雷在儿子幼年时对其谆谆教诲,哪能有如今在钢琴界大有名气的艺术家?若没有傅雷在书信中对儿子生活的关心,哪能有如此让父母放心的孩子?若没有如此良知的父亲,他的儿子就不会有完美、精彩的人生!

“人的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多么令人深思的一句话。读完这本书,我也想说一句:人生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而谱写这首音乐的,有我们,也有父母。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导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8

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我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职责。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但父亲对我的成绩并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问人处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父亲常常给我讲起以前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亲苦苦婆心的教诲,可是我明白父亲只是想让我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父亲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可是父亲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我这个年龄没有经历过的。所以我明白,此刻应当好好听取父亲的教诲并且深深的记住,身体力行的去实现。

他虽然不是像傅雷一样伟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学习的人。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9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一位先生倚在窗旁闭上眼睛沉思些什么。他的心飞了很远很远,他开始动笔,开始了一场隔空的旅行。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这是书中傅雷给儿子中的一段话。他期望孩子应对挫折不要害怕,不要胆怯,要进取并且勇敢地去应对。因为仅有这样,将来才会拥有博大的胸怀,才能够更爱这个世界。虽然这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饱含了父亲对孩子殷切的期望。

父亲和孩子阻隔千里。他们之间千言万语只能用书信来传递。是哀是喜是悲还是惧都能经过这一字一句来互表心意。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在书信中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告诉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进取地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他剖析自我,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舐犊之情之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这是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从傅雷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作为父亲的他在儿子长大成才的道路上所灌注的心血,在童年时代是这样,在形如隔世的大洋两岸,不是依旧如此吗?

我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伟人,可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别人的少。他们见证着我们从婴儿到青年,从中年到老年,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研究,无疑期望我们过得更好。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来,可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39篇)】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