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子夜》读后感

2024-10-16 19:46:20 字数: 点击:

关于《子夜》读后感范文

《子夜》的故事情节是各条线索齐头并进,中心突出,既相对独立,又纵横交织,使生活内容和众多的人物、事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子夜》读后感范文,欢迎参考!

关于《子夜》读后感范文一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计,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在这般光景下《子夜》也因此蕴育而生。小说以30年代初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当我捧起茅盾的《子夜》,我和常常会想为什么茅盾先生会管它叫《子夜》呢?我的想法里有过三点:

一、“子夜”是中国古老的用以表示时间的一个符号,是指11时至次日1时,属于阴阳交替,坎离交媾的时候。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希望的到来。

二、“子夜”可能代表着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上海。上海一词最早始于北宋初年,源于一条名为上海浦的吴淞江支流(浦,吴语中小河的意思,且一般多指人工河)。也许因为这个子夜的主人公谐音为吴荪甫。

三、“子夜”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开始。但是由于他们同时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存在矛盾又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处于软势地位。要想冲破封建束缚又得突破帝国的牢笼,但是实力却像初生的第一缕曙光微弱,不

足以与黑暗势力抗衡。

但不管怎样它的含义是什么。《子夜》所概括的社会生活却是纷繁万状,事件如波,此起彼伏;场面如链,交叉出现;人物如星,忽闪忽逝,但整个人物事态的展开又条贯井然,纷而不乱。它就蛛网般有着密集的结构,需要我们细细地用心去研究探索其中的奥妙。

由于《子夜》的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千丝万缕。所以我只简要谈谈其中两个重点人物,吴荪甫和赵伯韬。

吴荪甫是一个与封建势力有着血缘关系的人物形象,我们从他对农民暴 动咬牙切齿的仇恨和他在家庭生活的种种表现上可以体会得到。他的思想性格区别于他父亲。处于封建势力的边缘,吴荪甫的角色代表的是30年代初期,整个社会的知识分子群体,想要改变什么却无法脱下“封建思想”这件表象华丽的袍子。就像当初热衷于双桥镇的实业发展,打算在家乡建立一个“双桥王国”的美梦,但梦究竟只是个梦罢了。

他也是一个有抵抗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发展民族工业愿望的民族资本家。在故事中,他不光是一个普通的“在商言商”的民族资本家,且经常是用了“一只眼望着政治的”民族资本家。通过他与周围人物和种种关系,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凸显他与一般的民族资本家间的截然不同。其中,我们会发现吴荪甫的性格是刚愎自信、深谋远虑、富有宏大的魄力,

且具胆识,强硬的手腕。但是在那个时候,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梦想,是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因为各方的势力都不容小觑。

对于生不逢时的他来说,想要在中国半殖民地这种现实环境中雄心勃勃地企图发展民族工业是个悲剧。没有强硬的实力作为后盾,梦终将会破灭。就如唐〃李频《春日思归》云:“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吴荪甫,其实是一个既让人又爱又恨的矛盾体。他既有自己的复杂性格,同时又概括了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并打上了时代烙印的三十年代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它形象化地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在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新军阀的统治下,独立自主振兴民族工业只不过是一个梦想;他形象地回答了托派,中国并没有走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如果说吴荪甫是属于光明的、正义的一方,那么赵伯韬则是属于黑暗、邪恶的那方。

赵伯韬利用美国金融资本和蒋介石反动政权的'力量,操纵了交易市场。他仗势后台强硬,表现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他施展种种狡诈、毒辣的手段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斥、打击和控制,迫使民族资产阶级投降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变为殖民地经济。

赵伯韬的形象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就是一个骄横奸诈、凶狠残酷、荒淫腐朽的买办资本家。我觉得在《子夜》中,他的形象、性格特点是最明显的,不像吴荪甫那样使人难以捉摸。作者对赵伯韬的种种罪恶描绘地淋漓精致。就像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对日本就中国山东问题无理要求的控诉,真切的将敌人的罪行摆到台面,让大家看得明白透彻。

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矛盾,是贯串全书的中心线索。

吴荪甫同赵伯韬的斗争反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主子帝国主义的矛盾。作者通过吴、赵斗争过程的具体描写,既刻画了吴荪甫刚愎而虚弱的个性特征,又提示了中国民族资本家必然失败的悲剧根源。在吴、赵斗争中,吴虽然处在被动地位,但是他还是同赵斗争到底,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和民族感。

由此可见,作者对人物塑造中,关注的不是人物的性格、命运、精神状态等,而是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特色,是时代、阶级和政治思想斗争在人物身上所铭刻的烙印,是他们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

《子夜》的故事情节是各条线索齐头并进,中心突出,既相对独立,又纵横交织,使生活内容和众多的人物、事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像一座纵横交错又浑然一体的建筑群。它绝对是一部值得让你去欣赏的著作。

关于《子夜》读后感范文二

写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子夜》,诗作家矛盾对己所处时代城市内部的变动与新生所展开的全方位描绘,它“包罗万象的任务和事件之大之广,乃近代中国小说少见的”。这其中,内外交迫的民族资产阶级与依仗外权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较量,农民的破产和工人的抗争,工商业的若内强食,知识分子的苦闷与迷惘,都在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这一条主线上展开。

小说人物吴荪甫的性格是多质的,处在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他呈现出各种矛盾和反逆的情态。不同于没落地主阶层的吴老太爷,他是现代社会中刚毅、果敢、有胆略、有魄力的民族资产阶级新人。他抵制外国资本的侵袭,在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要挟利诱面前不失胆色,机缘到来的时候,他不择手段地侵浊弱小资本家的产业,对付工人,他软硬兼施,竭尽所能的剥削工人,镇压工人。家庭生活中,他又是冷漠、专断和狂躁的。吴荪甫是诗强悍的,也是虚弱的,在他刚愎自用的气概下掩盖的是那纷乱惶惑,躁动不安的灵魂,积贫积弱并不断受到外来资本挤压的中国民族工业的生长环境,使吴荪的才能无法施展,他不能不感到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是吴荪甫潜在的个人性格的弱点,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所致。

在《子夜》这部书中,许多事态情节平行共识,多线纷呈。交易商公债的起落消长,诗贯通始终的一条主线,还有知识分子和女性群体的线索、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线索。尽管对农运的描绘在全书中有些游离,但是这些不同的叙述脉络无意使整体布局张弛有致,错落有序。

就语言风格来看,《子夜》长于对人物和场面的工笔描画,客观细致的情状抒写同深入的剖析融合起来,起伏跌宕,舒缓有节,独居才情。

【关于《子夜》读后感范文】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