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投名状》观后感

2024-10-19 12:07:53 字数: 点击:

《投名状》观后感(通用8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投名状》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投名状》观后感 篇1

刚刚看过陈可辛导演的电影《投名状》,看过后心潮汹涌激荡,在此有感而发。

影片的背景是晚清太平天国时期。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结为兄弟。二哥赵二虎在乱世中沦为强盗,带着几百人到处劫掠,他为人盗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留一条活路给被劫的村民,而劫掠所得就拿来分给和他同住一条山村的良民,所以深得众心。三弟姜午阳是孤儿,自小跟随二哥,他不仅有狼的野性。杀手的狠冷,更有少年的天真烂漫。因此他将兄弟情义视如生命。三人结拜后,成立“山字营”为朝廷效力。随着权力的如日中天,大哥庞青云的欲望也越来越强。他不择手段地清除一切障碍,终于兄弟决裂,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的大哥却死在了被他伤透了心的三弟手中……

这部电影筋骨结实,过度平稳,人物的刻画很到位,对话简短有力,几个重点勾画的战争场面悲壮雄浑,气势恢宏,尤其是初定生死情和苏州大屠杀两个战役场面,前后对比,反差强烈。同样激烈的场面,一个是结下了同生共死的兄弟情义,另一个却是因为权力。金钱的诱惑而残忍地杀戮兄弟。这样的安排更加渲染了整部电影的悲剧气氛。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深思,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吃饱穿暖,但当我们满足了这最基本的需求之后,人类面对的就是最危险的诱惑——权力和金钱。这些会使你在一夜之间飞黄腾达,到达事业的巅峰;但也能让你瞬间就倾家荡产,落得家破人亡。众叛亲离的下场。权利和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少数人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因为欲望,欲壑难填,因为欲望,三人结拜;因为欲望,他们同甘共苦;还是因为欲望,兄弟决裂,自相残杀。

难道在欲望面前,情感就显得那样脆弱不堪吗?曾经的患难与共,曾经的同心同德在权力与金钱面前统统化为乌有,为什么?因为只要你想拥有权力,你就必须放下情感。在权力争夺时,朋友。兄弟。爱人会成为羁绊,甚至有时会成为对手。影片中的大哥就是不希望有这种羁绊,不希望有这样的对手。他想要权力和金钱,他放弃了兄弟情义。他错了吗?也许他没有。他只是不顾一切的去追求他想要的。

情是纯洁的,更是脆弱的,它禁不起任何世俗的玷污,欲望的摧残。世人皆有情,但也有欲。任何人都有资格去追求欲望,可是,有情是做人最基本的标准,如果没有情,他就愧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情,他即使坐拥天下,也只是一个灵魂空虚的孤家寡人,又有何用?

《投名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悲剧,但在感慨之余,情与欲的孰轻孰重,也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投名状》观后感 篇2

《投名状》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由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等主演。

从历史上看,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在当时的政治时代背景下,也是各方面关系复杂。马新贻是两江总督,官居一品,而且当时是顶替曾国藩的职位。而刺马案中的张文祥则为草莽中人,与马新贻根本就不认识。1870年7月26日,在众目睽睽之下,张文祥竟然刺杀成功了,而且用的还是近身刺杀,确实是一大奇案。在后面的审讯中,至于刺杀原因,也是扑朔迷离,包括曾国潘和当时的刑部尚书郑敦谨都有出场。但奇就奇在郑敦谨在审完案件后,连北京也不回了,直接辞去官职回老家了,而五个月后曾国潘也死在了任上。历史就是这么个历史,到底背后是谁指使的,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了。既然是无头案,所以民间也进行了很多编排,这部电影也就这么编出来了。剧情方面,影片以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展现了庞青云(李连杰)、赵二虎(刘德华)、姜午阳(金城武)三个结拜兄弟之间的恩仇纠葛。就影片的英文意思来讲,TheWarlords匪帮也是到位的!清朝末年,一个混乱的战争年代,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只能去偷盗抢,而官员的生活则是抢百姓的。军队的口号是:“抢钱抢粮抢娘们”。结义起事的“兄弟”则需要纳“投名状”。所以,这个时代,是没有法度,没有信誉,没有道德,人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怎么活下去。影片的战争场面拍的还是非常震撼的,描绘了一个残酷厮杀的修罗场。纯粹的大规模战争场面。开始时是山字营初建的旷野攻防战,庞青云率领800人去打头阵的时候,确实拍出了800人的感觉,而绝非用几十人就过渡的战争场面,电影的画面是非常有力拍出了战争的残酷。

八百人对五千人,二百敢死队为二百弓箭手在三百洋枪队之前,用血肉换取那要命的一百步射程差。战况是惨烈的,而李连杰率领亲兵杀入太平军炮队,李连杰以一敌百,残肢断臂,还有炮火近距离轰碎人体的震撼镜头,非常震撼!因为是虚构的剧情,自然也是兄弟情、夫妻情各类关系交叉。影片中庞青云为了获得权势以及朝廷的认可,不得不杀了兄弟赵二虎,而姜午阳为了“投名状”,去刺杀庞青云。鞋子是影片的一个细节,当姜午阳去刺杀庞青云的时候,他还穿着当初庞青云鞋子。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出,姜午阳是真正的重情重义之人,他不想杀庞青云,然而为了兄弟的“投名状”不得不做。

女主角徐静蕾的作用也是比较奇特,如果兄弟间是为了抢女人,倒也是跟很多小说环节相似。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影片的音乐和音效也非常好,音乐方面,影片的音乐有一种伤感蕴藏其中,和铁血的剧情形成对比,衬托出一种乱世的悲情。而音效方面,战争中人骨碎裂、刀剑刺入血肉中的声音,枪声、打斗声都相当震撼,伴随剧情的音效也相当刺激。在人物方面,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完整地表现出一个欲望与才干错综交织的枭雄角色,在满营将士被屠戮殆尽的最后,装死活下来的庞青云失魂落魄、漫无目的地走,演技非常到位。《投名状》与其说是一部战争片,不如说是一部悲剧,它撕碎人性,毁灭梦,让人绝望到彻底的程度。沙场血冷,情义背叛、爱情本能,一部男人戏!对社会而言,个人确实是渺小的,而对个人而言,社会环境确实是非常重要!一部精彩的影片,陈可辛佳作!

《投名状》观后感 篇3

这部电影早在去年看《蜘蛛侠3》的时候就很期待了,当时电影院里的宣传片就看了好几遍,《变形金刚》、《男儿本色》都把它放在了片前(而且变形金刚我还看了三遍),《投名状》观后心得体会。对这部片子比较期待。

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个男人一台戏,外加一个徐静蕾。阵容的确强大。

影片在战场渲染上比较到位,古战场的残酷和血腥非常逼真(只能说是逼真,毕竟和真正的战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作为动作明星的李连杰担当起了第一打星。整部影片在剧情方面,没有太多创新的地方。大概也就是在攻陷苏州城的那一段,面对五千太平天国降兵那一幕有些震撼。

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存在着许许多多悲剧性的人物。孙中山、谭嗣同那样的大人物,他们的悲剧是大人物的悲剧;而庞云山、赵二虎、姜午阳的悲剧,则是小人物的悲剧。在那样的时代里,小人物心中的悲痛,绝对不会比大人物来的轻。而许许多多大小人物的悲剧,共同构成了这个悲剧的时代。

为了活命,赵、姜二人听从了庞云山的建议,投军。明知道这是一条绝路。可是如果不去,左右是个死,与其活活饿死,倒不如战死疆场,还能给家人带来一些活命的钱。为了活命而走上一条丧命的路,命丢了却能让别人活下来,这样的世道下,不知有多少人选择这条路。

三兄弟为何反目?绝对不是因为心爱的女人,至少不是主要原因。而姜午阳在电影中的许多旁白,我个人也是不以为然的。

赵二虎作为三兄弟中矛盾的发起者,矛盾的焦点就在于如何对待降兵。他坚持要守信用,而庞云山要为自己兄弟着想。这也为后面一系列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而后赵二虎私自发粮饷,庞云山不谙官场之道,惹怒了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阶级。三兄弟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庞云山为什么要杀赵二虎?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包括官场和情场,而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赵二虎就算他不杀,迟早也要被别人杀,现在杀了,或许还能保全自己和姜午阳。

庞云山究竟是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欺骗那些跟随他的兄弟?以我之见,不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野心,在姜午阳刺杀他的时候,满可以杀了姜午阳。而且在当上巡抚以后,完全可以为自己谋更多的利益。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即使是杀了自己的结义弟弟,还是不能逃过慈禧太后的迫害。即使是他立下了如此大功。

《投名状》展现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出小人物的悲剧,在那样的时代里,这种悲剧也许真的无可避免。

《投名状》观后感 篇4

兄弟结义,各杀一个外人。从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杀。

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比起3个多小时的《投名状》,公映的版本似乎少了一些重要的情节,比如兄弟结义,各杀一个外人。这段情节,刘德华的那句记住我的样子,下辈子找我报仇。遗憾在片中都没能见到。

当然,这并不妨碍《投名状》成为古装大片成功的范例,好久没有这样一部古装大片能让我热血沸腾了,陈可辛导演极强的控制力,为观众讲述了一段乱世情仇。

他说那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他已经死了。从这句旁白开始,一部充满血性的男人电影拉开帷幕,即便是充满血性,影片毕竟是出自陈可辛导演之手,看过《甜蜜蜜》和《如果爱》,或者更早期的《双城故事》都可以体会到陈导骨子里的浪漫主义情怀,本片也是如此,残酷的浪漫,是我最大的体会。

故事改编自清朝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刺马的意思是刺杀江苏巡抚马新贻,也就是片中李连杰饰演的角色庞青云。原著中的马新贻是个极富野心的人物,战争的胜利远远不是他的目的,李连杰对于角色的塑造很到位,符合导演的浪漫主义情怀而非现实主义情怀,希望穷人不再被欺负,向太后请求减免赋税,浪漫主义的庞青云命运注定是悲惨的,因为那些官员们比他现实主义的多。

刘德华的角色到死的时候也不会明白,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也是生存法则,最后关头依然去救兄弟,依然叫着大哥,令人动容。金城武的角色是可爱的,也很可悲,死都不愿背弃投名状的他显得太过单纯。

有观众说本片拍的虎头蛇尾,我很不解。金城武与李连杰在片尾的决斗,也是投名状之下兄弟情义遵守与颠覆的决斗,礼炮打响之时突放冷枪很可以代表导演在设置细节方面的功力,在李连杰倒在地上,嘴里说出投名状三个字的时候,这是人性的回归,宁因违背投名状死在兄弟之手,不可死的不明不白。

有些事情不需要追问结果,三位主人公在死前谁也没有获得真相,但是他们也都得到了自己对于事情的理解,如同故事的原型刺马案,本身也是千古奇案。

唯一的女性角色徐静蕾戏份不多,完成的却很好。心比天高名比纸薄的直观感受,又饱受摧残屈从现实,徐静蕾把握的很好,不多也不少。后段听戏的情节,基本塑造自小学习琴棋书画的端庄气质,也算是本片的一个亮点。

战壕内的追逐戏,围棋和京剧的运用,游戏与战争的平行剪辑展现出导演更为全面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陈光荣的配乐,陈光荣是刘伟强导演的御用配乐师,《无间道》系列的配乐就是出自其手,全片大提琴和电子乐的运用比较多,电子乐在古装片里大面积运用是在以往很少见的,个人觉得是一种创新,当然,很多学院派也是为之不屑一顾的,很多东西都是各有各的体会,强求不来。

总之,《投名状》定会让很多对古装大片失去信心的观众,重新燃起走进电影院的热情。

《投名状》观后感 篇5

说实话网上真的有很多无聊的人搞的很像影评家似的,难得一见的好电影《投名状》讲什么什么电影拍的好。什么什么电影拍的不好。其实讲这种话的人应该有一点道德。首先你得好好品味电影的内涵导演拍这部电影到底在表达些什么东西。再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不否认人人都有心中的《投名状》不过请你先把电影看完看懂了再说好吗?

关于《投名状》我也说话要讲。差一点因为哪些上述所说的无聊的"影评家"而错过这部本是哪么精典的好电影。看了很多论坛讲《投名状》的记得都说什么。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什么《集结号》组织靠不住。《投名状》兄弟靠不住。还有什么大哥为女人杀兄弟的故事。真不知道说这些话的到底是脑子里进水了还是根本没有看过电影。

两天我看了两遍《投名状》我看到了三个可爱的弟兄。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兄弟情。我看到了什么叫爱情。我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战争。我看到了什么是政治。我看到了什么叫为国家大义牺牲一切。

刘德华这次演的角色是二哥二虎。真的。这次是刘德华演的最好的一次(我个人认为)。第一个说二虎是因为三兄弟里二虎是最可怜。也是最重兄弟情义的人。他把兄弟情看做最大的人生守则。到死也不相信是兄弟会害自己。这样的人地现实中真的很少。也是我最佩服的哪种。不管什么事在他的眼里都是美好的。这样的人活着最开心。

李连杰演大哥庞青云。这个角色。粗粗看是个坏角色。是个杀兄杀朋友。还勾引两嫂。坏透了。其实庞青云的内心却是三兄弟里最痛苦的。他重兄弟情。重男女爱情。但更重天下百姓情。为了天下大义可以牺牲友情。牺牲爱情。更可以牺牲生命。真正感觉什么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当时的他是帝王。清朝也不会有后来的灭亡。做大事的就应该这样。

金城武演三弟姜午阳。把这个角色放到最后来讲。因为他看上去是个脑子最清楚的人。其实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开真的孩子。从一开始能为一双鞋而选择杀人。到后来为兄弟杀自己的嫂子。(看得出来他也喜欢徐静蕾。谁不喜欢。呵呵我也喜欢)但还是杀了她。再到最后拿刀刺杀大哥。大哥一忍再忍。他却一杀再杀。嘴里只有一句"兄弟乱兄弟投名状必杀之"没有原则。只看到一个麻木的三弟。

麻木的像个天真的孩子。再到最后明知道是别人杀了大哥。还承认"杀庞者。姜午阳是也!"这样的话。说他愚蠢。到不如说他天真到了极点。

本来以为徐静蕾是个看点。结果第一次看到老徐做了一回花瓶。不过还是喜欢她在三弟杀她之前的精彩对白。点睛之处。

徐静蕾的唯一点睛之处:

三弟知道大哥要杀二虎。以为大哥是因为二嫂才杀二虎的。问大哥何时动手。他要赶在大哥杀二虎之前杀了二嫂(老徐),跑到二嫂面前说:"嫂子,午阳来与你告别"

二嫂说:"你要走吗?"

午阳回答:"我送你"

二嫂说:"我去哪儿.我在等二虎回来呢!我刚给他做了晚饭。"(其实这时候老徐已经感觉到杀气。很害怕)

午阳回答:"大哥为了你要杀二哥。"

二嫂说:"不可能!不会的!"(确认了。真的害怕了。)

午阳把刀拿出来放在身后说道:"你下来"

二嫂故做镇定却像要哭却又像在笑其实真的很害怕(老徐表演的没话说。花瓶当的也不一般)说道:"我不!我要把这个纱帘弄好,你见过这么好看的纱帘吗?我都十几年没见过这样好看的纱帘了,我昨天在铺子里还看到一个红色的,我想要绿的,也想要红的,我问二虎怎么办呢?二虎说今年绿的明年红的,我明年就二十九了,打了十四年仗,我没有饿死,也没有被砍死,哪是我命大,明年还要挂红色的纱帘!(大叫道)我明年还要挂红色的纱帘!"

午阳一把就把二嫂拉下来,按倒在床上,手里拿着刀,眼睛看着曾经是他送给二嫂的保平安的十字架,

二嫂其实还是不信午阳真的会杀她嘴里还念道:"你不会杀我的,我不准你杀我!"

此时午阳却已经把所有的错都归究于二嫂说道:"我不杀你。怎么救二哥?"

麻木到了极点。

一语点破所有迷,二嫂:"你杀了我就能救二哥吗?""我不知道!"(午阳真的不知道,他真的太天真了。)"但我只能这么做!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杀之。""你不会的。你不会杀我的。我不要你杀我。"

老徐真是太有才了。呵呵。演到入目三分。使人感觉到哪种死在幸福前夜的凄凉!

这部电影的精髓(看上去像王家卫。周星星的桥段)

大哥庞青云说"从前我做官的时候,在街上看见一个捕快抓住一个穷人,见着就打!打的遍体鳞伤,混身是血!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因为他穷,而这个穷人,并没有怨言,好像一切都是天公地道的`。从那天起我就发誓,如果我作主的话,这种事就决不能再发生,你们投军是为了不让别人欺负。现在我告诉你,不被人欺,你也不能放纵手下欺负百姓!你知道不知道,这样会毁了我心中的大事"

其实庞青云的大事不就是天下为重。民为重吗?

香港呀。商业气息太浓的地方。总算出来一部我认为的真正意义的好电影了。

《投名状》观后感 篇6

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时,就觉得应是部好看的电影,能够花钱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演班子里有俺最喜欢的两个影星(男演员李连杰,女演员徐静蕾),再加上十面埋伏里对金城武的看好,及长久以来对刘德华至情至上的演技的关注。

看过了觉得这确实是部难得的好电影,一些久违的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泪是真的,挣扎是真的,无情是真的,生命的脆弱灵魂的善变都是真的,虽是清朝的片子,却能从中感受到许多非清朝的人性与人生。四大主演的角色甚至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定位:那就是大哥可悲,二哥幸福,三弟英雄,女子无助。

李连杰饰演的大哥是片中最可悲的角色。一出场,他便从死人堆中爬出来,他是唯一生还的人,生还理由诈死。真的生还了,却不知路在何方,一个女人一碗粥救了他给了他希望。他天生英勇,武功高强,几次于危难中大显伸手,取得了二虎和三弟的信任。他智慧超群,在官场的尔虞我诈中获得喘息之地。他果断冷酷,为了更大的利益和目标,可以舍得可以杀得。但最后,他却死在了为之效忠的太后手里,用当朝的旁观者而言:他英勇一世,却不了解太后,太后怎么可能把南京那么重要的城交在外人手里。这个大哥为了坐得一城之位,不惜兄弟之情,不惜儿女私情,最后死在前刀后枪之下,可谓悲哉悲哉!这个死法安排得真是巧妙,前面是兄弟的刀,后面是太后的枪。死在双重兵器之下,也是死在双重利益之下双重情谊之下。

刘德华饰演的二哥是片中最幸福的角色。他是一个匪,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匪,但匪有匪的处事原则。“夺城,抢粮,分钱财”,是弟兄们的口号,也是他给弟兄们的承诺。他可以为爱着的女人抢亲,他可以为兄弟流泪,他可以为一个承诺而无所顾忌,他更可以为了兄弟情而死得无怨无悔。他能够一呼百应,那是他应得的;他能够分发军饷,那是他该做的。因为他是匪,有义气的匪,重情谊的匪。他死得看似可怜,实则死得最幸福,最让人感动!

金城武饰演的三弟午阳是片中最英雄的角色.他是一个匪,但他不全是匪,在他的理念中,贯穿了导演最提倡的思想——投名状,即兄弟情。同生同死,杀兄弟者必杀之,乱兄弟者必杀之。他是唯一一个从始到终,为兄弟情谊而作为的男人。为了兄弟情谊,他可以为大哥的远虑而做违背二哥的事情,为兄弟的情谊,他可以杀死乱了兄弟情谊的女人,为兄弟情谊,他可以杀死杀死二哥的大哥,也为兄弟情谊,他最后选择同死。

徐静蕾饰演的女子是最无助的角色。她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她被二虎抢亲,却并不爱他。但出于感恩,多次逃走终又走回。在一次逃走的途中遇到了大哥,一夜里她讲了自己的故事,一夜里她爱上了这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男人,她被他的泪所感动,也被他的身所折服。但这两个男人偏偏结了金兰,立了投名状,成为了生死兄弟。她到战场,是担心大哥的,却与二虎再次相欢,并将保平安的十字架送给了二虎。那不是她的本意,是二虎的行为再次感动了她。她在两个男人之间挣扎,却没有选择的权利。大哥以为二虎死了对她说:“如果我活着回来就娶你!”可是,活着回来的是两个男人,她又得和二虎名正言顺地坐在一起看戏,和大哥偷偷摸摸地荡船。三弟知道了真相,以为是她一个女子乱了兄弟情谊,必杀之。她说的那番话多么意味深长,窗帘她既喜欢红的也喜欢绿的,她可以今年挂红的明年挂绿的,她一个窗帘还没挂好,日子还没开始呢。可是,她终被三弟所杀,无助的女人啊。

人生只有一次,情谊何其珍贵。在这天和一个久已不联系的“朋友”看这场电影,也算是缘份吧。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理念,我以为我们可以一起看完这部电影,但还是没有,你仍然是中途退出的那个。你走的那一刻,我在想,如果和别人看这场电影,就不会中途剩我一个人呆在漆黑的电影院里,我们就可以一直或哭或笑地看完。但我还是选择了和你看这场电影,或许这就是命吧。在你那里无足轻重的情谊在我这里一直如此珍贵。释完片中的角色,我的人生又是什么角色呢?你的呢?

《投名状》观后感 篇7

星期六的下午,天气有点阴沉,但是我的心情依然万里无云,因为我和妈妈、周姐姐一块去大都会看了一部大片——《投名状》。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清朝末期,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他们三个结为兄弟,一起投靠清军去杀太平军,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活命。后来他们三兄弟闹了矛盾,庞青云用阴谋杀死了赵二虎,姜午阳为了遵守当时纳投名状时发下的诺言而杀死了旁青云,最后姜午阳也自杀了。南在半夜三更一口气跑到了小路,自己来过无数次的小路那么熟悉,现在却有点恐怖,他兴奋而又紧张,夹杂着一点期待,滑下小路……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那个时代非常混乱,当时的苏州城里没有一个老百姓能吃的上饭,很多人都被饿死了,江苏城的首领说:“我的妻子就安葬在城外的一座山上,但是我不能去看她,因为我走不出城门。”这个首领为了那些老百姓能够活着走出苏州城,他就自愿死在了赵二虎的剑下,条件是要让城里的百姓和投军的人都活下来有口饭吃。我觉得这个人的人格非常高尚,他宁可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老百姓的安全。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看,只不过在结尾部分,当庞青云走在城里官道的红地毯上,正准备坐上江苏巡抚的宝座的时候,姜午阳突然冲了出来,他要杀了庞青云,因为在他们当初纳投名状时曾许下诺言: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其实庞青云一直处在上风,他是被那三个老头指使人放的冷枪害死的,但是最后他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嘴里却吐出几个字:“投名状,快!”然后姜午阳就用刀杀死了他,完成了他们的诺言。

后来我有点看不懂,我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说“投名状,快!”,我问了姐姐,姐姐说因为他宁愿死在兄弟的刀下,也不愿死在敌人的枪下。开始他说他不相信投名状,只相信赵二虎和姜午阳,可到最后他不得不承认只有他们最值得他信任。

从中我体会到:做人要厚道,别像庞青云那样利用朋友。

《投名状》观后感 篇8

去看《投名状》之前,颇为忐忑,“战神”(thewarlords)的英文名名让我不由担心,这会不会又是一部嗜血的电影,是对杀人英雄的高声歌颂,是血肉横飞之后的江山稳固天下一统。而我对陈可辛这个浪漫主义者一直心存敬意,他的《甜蜜蜜》,至今仍是我心中的经典。若是在他的镜头下看到冰冷的暴力顶着明亮的光环,那无疑是一种幻灭。

影片开场就是一场令人心惊的杀戮,慢镜之下,大刀长矛乱舞,片刻之后尸横遍野,在此过程中,镜头没有给任何人特别的眷顾,只是呈现了一幅灰暗残酷的乱世景象。一个黑场之后,李连杰(blog)饰演的庞青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丧家犬般的蹒跚而行,之后在他和徐静蕾(听歌,blog)饰演的大嫂莲生的谈话中,观众可以得知,他得以保全性命不是因为武艺超群,而是因为装死。显然,这不是一个以往古装大片中暴力英雄应有的“光辉形象”。至此我的忐忑稍稍平息,我已经可以判断,这不可能是一部歌颂所谓暴力英雄的电影,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人的卑微和惊恐,而以往所见的古装大片里的英雄,是无所畏惧无所不能的。

影片以这样一个基调开始,但在随后的情节进展中,又在相反的方向给出了一系列错觉。庞云龙遇见金城武(听歌)饰演的姜午阳、刘德华(听歌)饰演的赵二虎,他们江湖兄弟的义气,劫富济贫的义举,仿佛在宣扬暴力的浪漫和人道,让人觉得影片又落入了传统武侠片的俗套。继续看下去,才知道这是欲抑先扬的妙招。很快,比庞青云更具草莽英雄气质的赵二虎便被官兵头子以马鞭抽脸,虽然日后此仇得报,但当时他竟然低头忍了。至此,第二个英雄形象宣告破灭。而姜午阳,在影片中是理想主义者,为了兄弟情义和革命理想,把暴力视为天经地义的方式,他的俊朗外形和单纯内心,都会让人对他行使的暴力有美和正义的错觉,但在影片的最后,他内心的幻灭又是最彻底的,他奉为信仰的信念轰然坍塌,以至于他在崩溃之后,亲手杀死了曾经视作偶像的大哥庞青云。

给出一个虚假到似真的壮美幻象,再一步步的撕去层层伪装,露出底下刺眼惊心的阴谋和残酷,是《投名状》的表达策略,也是它展现主题的方式。庞青云貌似一个知耻后勇坚忍果断的革命领袖,结果却是那样一个不堪的阴谋家,哪怕阴谋得逞高位在即,却又成了风云涌动的晚清宫廷权力角逐中的一个可笑的牺牲品。在草莽兄弟面前,他无疑是老谋深算,在那些更老谋深算的当权者面前,他却幼稚的可悲可叹。赵二虎有情有义,以一个劫富济贫的英雄面目出现,却被自己为之卖命的“大哥”蒙蔽,先是承受了情变,最后被暗算而死,至死都活在一个谎言里,成为影片里最悲情人物,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痛心之余,不得不判赵二虎一个“傻”字。姜午阳天真单纯,对兄弟情谊和“革命理想”都深信不疑,但却因此是非不分,懵懂之中助纣为虐暴行累累,虽然最后手刃庞青云可作为一种赎罪,但他已经为自己的幼稚付出了太多代价,也是一个可悲可恨之人。因此,《投名状》里没有英雄,只有乱世之下卑微的人;没有完美的江湖义气,只有欺骗和利用,以及醒悟后的自相残杀;没有“为天下谋”的合理战争,一切只是处心积虑的权谋。所有在以往的古装大片里激荡人心的东西,在《投名状》里要么是可笑的偏执,要么就是可耻的欺骗。直面历史和人性的~是需要勇气的,不得不说,《投名状》是陈可辛的一次冒险。

《投名状》的译名虽然是“战神”,但事实上却不遗余力的宣扬反战主题。因此在影片的战争戏段落里,陈可辛的做法迥异于张艺谋式的暴力美学,他没有铺陈炫目的色彩,而是选用青灰色调,极力烘托战争的残酷和恐怖。在动作设计上,也不是飞来飞去,把武力美化为舞蹈,而是力求写实,不避血腥,黄沙狼烟,血肉横飞,直观展现暴力的刺眼和惊心,让人产生对暴力的本能厌恶。陈可辛直言,中国电影已经习惯把暴力场面拍得很美很浪漫,杀人场面是美的,战争场面也是美的,而这些并不是他追求的,如果把《投名状》战争场面拍得很浪漫的话,观众对战争不会有恐惧感。所以,陈可辛认为《投名状》里的血腥和暴力都是必须的,但也仅仅是让观众了解战争残酷的一种方式。

陈可辛此言不虚,《投名状》在对战争和暴力的态度上,彻底颠覆了以往古装大片的模式,第一次从人性出发,对战争和暴力投以怀疑的审视。中国观众已经看惯了漂亮的谎言,陈可辛能在这样一个古装大片里继续自己的人文关怀,诚实的面对历史和人性,让我心生敬佩。当然,《投名状》的颠覆不止于此,它对中国武侠片中“兄弟义气”这一主题的挑战,更是勇气之举,在《投名状》里,欲望压倒了承诺,冠冕堂皇的理想,原来只是肮脏的阴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口号,在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而可笑。这样一来,以往武侠片极力营造的“江湖乌托邦”,在《投名状》里就轰然坍塌了。对此,陈可辛自己的说法很精辟:“《投名状》力求颠覆以往古代大片的基调,特别直白、赤裸裸地展现人性。因为我一直认为,古代人的道德绝不比现代人高尚。在一个没有饭吃的年代,古代人的道德底线可能比现代人更薄弱。”《投名状》的这种诚实,也许让人难受,它显得过于决绝,以一个彻底的悲剧,使战争神话,暴力神话,江湖神话一一幻灭。但应该看到,幻灭之后,看到~之后,才可以产生真正的思考,才可以生出真正的希望。

【《投名状》观后感(通用8篇)】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