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名人故事
相信有不少人都喜欢在自己有时间的时候找一些故事来看看。下面小编精心整理的励志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应栏目!
故事1:我的中国梦
作者:易中天
我既是一个教书匠,就来说说中国教育的问题。
几年前,在北京《经济观察报》的一个论坛上,当时的演讲嘉宾是教育家杨东平,我说:“请问杨先生,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他想了半天说:“教育吧。”我说:“为什么?”他说:“足球没有希望也就算了,教育不能没有希望。”
问题是,我们要考虑的是中国教育是不是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素质。而现在我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中国教育整个把人脑子搞坏了。搞坏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的教育评价目标就是“成王败寇”四个字,就是你如果得了诺贝尔奖就是好,没有得奖或者奥数没有得奖就不行。就是成王败寇,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忘掉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这种成王败寇的评价标准的结果是不把学生当人,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龙是什么?怪兽。材是什么?木头。器是什么?东西。就是你要成怪兽,你要成木头,你要成东西,就是不要成人。现在口口声声以人为本,最应该以人为本的应该是教育,可是在中国,最应该以人为本的领域最不把人当人。
你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过的什么日子。有一家媒体报道说,夫妻两个白天平时工作比较忙,到了国庆长假,孩子问爸爸妈妈能不能花一天时间陪我到游乐园玩一下。夫妻两个开了一夜的会议,最后咬紧牙关,下定决心,拿出一天时间陪孩子上回游乐园。做了第一个游戏,孩子挺高兴。妈妈就问:“好玩吗?”“好玩。”“那回去就可以写篇作文了吧。”孩子当场脸就拉下来,然后垂头丧气去做第二个游戏。做完第二个游戏妈妈又过来了,问:“游戏好玩吗?”“好玩。”“那你可以写一篇精彩的作文了吧。”孩子说:“妈妈,我不玩了。”一天玩的时间都不给孩子,就盯他的作文,口号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我想请问:“人生的终点线在哪儿?”殡仪馆!所以从上到下,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家长,全都是望子成龙。所以现在我旗帜鲜明地提出来,我反对励志,反对培优,反对成功学,反对望子成龙。
我的口号就是今天的主题:望子成人。什么人?真正的人。有标准吗?有,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
首先说真实。有人说不可能。这年头你还能全说真话,不说假话。我说能,因为我的真实标准是不说假话。有人说,那你说的全部是真话?我说是。他说那不可能,说真话要倒霉的。我说很简单,你觉得这个真话说出来要倒霉的话,你可以不说。康德说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是他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因此真实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你觉得这个真实是不可以说的,你就不说,然后假话你也不说,剩下的全都是真话,这就是真实。
第二是善良。善良不是说要你到街头去做义工,或者学雷锋的那天去扶老太太过街。善良的底线是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之心,不忍心人家受到无辜的伤害,包括对小动物。所以不但不能行凶杀人,也不能虐待小动物。我们要在法律上保证公民的恻隐之心不受伤害。
第三是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的健康比身体的健康更重要。
第四个就是快乐。快乐是非常重要的。在孔夫子那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权衡,治学的最高境界是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最高的境界。其实人很简单,成功不成功,是否出人头地,是否光宗耀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快乐。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最后是快乐。比方说,现在为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要去考公务员呢?我非常同情大学生毕业以后挤破脑袋去考公务员,虽然我不赞成,但是我非常理解非常同情,他缺乏的是安全感。有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就这样对记者说:“我也不想考公务员,但是我爸我妈让我考。我爸我妈说,孩子,你要考上公务员,咱在村里就不受欺负了。”他要的就是一个安全感。所以我们的社会应该给每个公民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让每个公民有足够的尊严,不管他从事哪个职业,不管他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是一个安全的、有尊严的人,这样他才能快乐。
这就是我对中国教育的希望。我希望中国教育能让我们每个孩子,中国改革、中国社会能够让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成为真正真实的人,善良的人,健康的人,快乐的人,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故事2:最好的个性在于吸引
作者:苏小扬
最近《花儿与少年》的热播,让大发陈意涵火了一把。人们似乎第一次发现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种姑娘:30岁了还有一张不老的娃娃脸,像少女般年轻美好,而且不娇气不发嗲,有各种爱好,还是个运动好手。一笑起来就露出一口白牙,灿烂得很。
而相比,宁静和许晴,却总是被黑。她们可以说是公认的美女,可是从“神坛”走进了真人秀却不那么美好了。纷纷被冠以任性、公主病、太自我的标签。公众们说她们太装了,太作了,委婉点就说她们太有个性了。
个性,到底怎样才是有个性?是太有棱有角,有自己的坚持吗?可是一个人,不愿被外界磨平自己,这样的人不是也很难能可贵吗?为何这么招人讨厌?个性,不应该变成让人讨厌的理由。
一直都很喜欢林依晨。出道这么多年,不炒作,以高智商高情商著称,一直认真努力,几乎没有黑点。去年她结婚时,媒体少见地全是祝福声,大家都感叹这才是人生赢家。
她和陈意涵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主张,对工作有坚持,够努力,性格又可爱。但很少人会形容说她们有个性。
在我们讨论一个人有个性时,往往是指那个人通常都是很难相处,总有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方。比如自私、任性、说话刻薄、骄傲。王菲是公认有个性的人吧,却也一直以高冷而著称,不过还是很多人喜欢她。可是,像林依晨和陈意涵,很邻家妹妹,没有太多的敌意,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个性吗?谁说与世界温柔相处的人,就不是一种个性?
在中国,常常有各种高智商低情商的学霸传说在流传。在我的读书生涯,我所见过的被称之为学霸的人,往往都是独来独往,不擅长与他人相处,也不太顾及他人感受,多是为了竞争在学习。直到后来,认识的人多了后,才发现学霸里也有很多人情商不低,而且活得丰富多彩。他们不是不懂待人接物,而是愿不愿意对你待见而已。这也算是一种个性吧,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喜欢的便少说两句。
在我看来,最好的个性应该在于吸引,而非让人厌烦、远离。公众人物塑造形象时,也是要有个性又能吸引人。普通人,也应该修炼自己的个性,而不是甩几下手,摇几下头,只会把任性、自我当成个性来培养。
如今,人人都爱谈个性,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个有个性的人。仿佛没有个性就没有发言权。曾有亲戚的小孩和我聊天,说自己在学校里怎么样带领同学拉帮结派,同学们都说他好有个性,我听完只觉得这是一个小混混的成长史,上学时这些小混混见多了。
青春期误认为的个性,太过单一,也太过粗暴。可是,成年人的世界,认定的个性也太过狭窄。个性,本来就应该是个中性词。只是,最好的个性在于吸引。就好像一颗孤独旋转的星球,散发出的光,发现了另一道频率相同的光。
怎么样才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呢?最好的个性可以有很多样子,但共同点应该有以下几点:有思想,有坚持,有自己的世界和爱好,也能让别人感受到他的光。个性的成功之处应该是吸引,而不是高高在上或被远离。
陈意涵最近的一条微博写道:“勇敢,是什么?对我来说,敢奋不顾身去爱去流汗,敢被讨厌,敢接受事实,敢一个人很快活,敢两个人不怕受伤,敢毫不犹豫地起床,敢说到做到,敢冬天洗冷水澡……好多好多,但真正我最坚持的,还是要有被爱跟被抛弃的勇气,这样的人,我努力成为……”
这样的话,配上她大大的笑脸,不觉得很鸡汤,而是像一个小太阳在照亮你。最好的个性在于吸引,能让你像一个小太阳,散发出光与热,温柔地让这个世界因为你,有一点点不一样。
故事3:高处是我的弱项
作者:[日]村上春树
从成田机场驱车赶往东京,看到一个眼生的高高的东西,正在想那是什么,原来是晴空塔。有一阵子没见,竟长高了好大一截。就好像看着熟人的小孩感叹一样:“不知不觉长成大人啦。”
话虽这么说,其实我对晴空塔没什么兴趣,建好后大概也不会去。为什么呢?因为我原本就不喜欢高的地方。一言以蔽之,就是有恐高症。虽然对洞窟啦、水井啦这种地方很有兴趣,但无法理解想往高处爬是怎样的心情。
可是我太太最喜欢登高,旅行时只要遇到高楼和断崖,立马就想爬上去。托她的福,我去过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高处,不开玩笑,每一次我都胆战心惊。
往上爬时倒也罢了,俯瞰下方时两腿发抖,有好几次甚至都下不来了。死死地抓住扶手,脸上肌肉僵硬,尽可能不看下方。擦身而过的小孩子大惑不解地望着我:“这位大叔在做啥呢?”我真想劈头一声怒吼:这不是没办法吗?谁都有一两个弱项嘛!可又不能冲着小孩子这么做……
我唯一自告奋勇地攀爬上去的高处,就是墨西哥的金字塔。金字塔这东西,从下往上看显得并不太高。我便掉以轻心,嗖嗖嗖地一个人往上蹿,一直爬到顶。然而从顶上往下一看,那光景实在是太可怕了。往上爬时觉得徐缓的坡度,望下去简直就像悬崖一般陡峭。我腿脚战栗,冷汗直冒。但好歹像状态不佳的蜘蛛侠,紧搂着岩石,磨磨蹭蹭总算下到了地面。
小时候家里养的小猫咪,神气活现地爬到院子里高高的松树上,这倒没问题,可一看下面便四肢僵硬,下不来了。我完全理解它的心情。它喵喵地叫了一整晚,可我也没办法拯救它。早晨起床后,心想情况不知怎样了,过去一瞧,已经连叫声也听不到了。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它的身影。
那只小猫咪到底去了何处?至今我仍不时感到奇怪。总不至于就那样饿死在松树梢上,它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也许那只小猫咪羞于将狼狈相暴露在家人面前,因而下定决心:“好,不克服恐高症,就再也不回家啦!”于是独自游遍天下,修炼武功去了。说不定它还打算踏遍世界的高处,将自己重新磨炼一番。总之由于某种原因至今未归。这么一想,就觉得小猫咪可怜,很想告诉它:“没关系,谁都有一两个弱项嘛!”呃,可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对方又是只小猫咪。
【励志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