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最受阅卷老师青睐的常见立意
遍观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笔者发现没有一篇满分作文不是在立意上下足功夫的。可以这样说,语文成绩是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成绩是得立意者得天下。那怎样的立意最受阅卷老师青睐并最终能获取满分呢?
一、能用第三只眼睛去观察的立意
第三只眼睛,亦作天眼,引申为换个角度看问题。以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为例,这则关于5·12地震的新材料作文,可以说审题的“门槛”很低,考生大多都能准确审题,但正因为审题大多都能“过关”,所以阅卷老师把眼光更多地集中在立意上。事实表明,有太多的考生在立意上撞车,缺乏新意,以致无缘高分。而有一位考生却能独辟蹊径,以一位灾后“逝者”的口吻,表达了对地震带来灾祸的苦痛和悲愤,特别是运用欲扬先抑手法表达了对灾后救援工作的肯定与欣慰。此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奇特的构想特别是新颖的视角,深深打动了阅卷老师,从而获取了令人满意的高分。因此,当我们面对高考作文文题的时候,应尽量做到两个“避免”,避免从常规角度去思考,避免从常规视角去切入,而努力做到打破常规,精于转换。只有转换思维,突破常规,才能免于“大路货”而成为“抢手货”。
二、能从第三种层面去思考的立意
第三种层面来源于戴师初的一段名言,戴先生认为,最佳立意是第三种层面,即人人都晓得好但并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立意。以2008年湖南卷作文为例,此题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翻出新意,给人无限启发。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浅尝辄止,多围绕“距离产生美”这一立意进行构思,结果频频“撞车”,只有极个别的考生能够达到“险以远”的“胜境”一赏“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也只有这些考生,以其不俗的见识、深刻的立意最终博得阅卷老师青睐。因此,当我们面对高考作文题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行”,一定要除陈言、去旧语、取精意,一定要由表及里、由果及因、由此及彼地去分析、比较、排除和选择,最终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浅留深的写作目标。
三、能以第三者立场去分析的立意
第三者立场是指能以旁观者的心态客观、冷静、理智地审视问题,处理问题。正因为第三者立场的独特性,更能从高处、全处理解事物,更能辩证分析、理性思考,所以这种看问题的视角往往给人在境界上更高一层的感觉,使人更信服。以2008年高考山东卷作文为例,这是一个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的话题作文,题面非常简单,初看非常好写,但深思之后,始知并不容易。其难就难在对“春来草自青”的生发与分析上。很多考生只能看到这句话的一面意思,而不能认识全面;或者是抓住了一点,就不及其余,说话过头。“春来草自青”指的是要顺从自然、遵循规律。但一些考生过于强调了“顺应自然”,完全否定了人的能动性和作为;或只言“自然”的一面,不提“人为”的一面,从而使得立意不高,失去得高分的机会。因此,当我们面对高考作文文题的时候,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进行全面、辩证的思考。只有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全面立意,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具有高屋建瓴的宏大气势和左右逢源的洒脱俊逸,才能在千人一面的立意中脱颖而出,才能让慧眼独具的阅卷老师从眉头紧锁到会心一笑。
立意基础是求准,上乘则是求新求深求高远。然而多数考生都抱着“稳”的思想,结果“泯然众人矣”,只能落得个作文成绩平平。所以有思想、有见识、有才华的考生要想抓住获取作文高分的机会,就一定要敢于和善于从新处、深处、高处立意。从新处立意,就是要善于从独特的视角立意;从深处立意,就是要善于发现本质,从根本上立意;从高处立意,就是不偏颇,看得远,能够辩证思考,从全面立意。要想取得立意的新、深、高,就必须学会预测“大众心理”,排除容易落入俗套的“撞车点”,从备选的“一大片”立意中进行有效升格;就必须学会深度剖析和比较分析,探幽发微,深挖细掘,勾连纵横,辩证切入。
【作文最受阅卷老师青睐的常见立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