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起"墨"字,不由便想到一笔,一画,牵萦出一段书香。围绕书香......书香,书斋,绘成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谱写极具魅力的中华文字,平添几分韵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流逝,推及时代变迁。身处便捷的互联网时代,淡去了从前慢,书信、邮件大多极为罕见,多被信息、电话等网络通讯方式所取代。因而,当今社会,有关"笔记"二字的独到见解也随时代进步而变了味,手写版进阶为了电子版。
出生在21世纪科技年代的我们,或许未曾细致品味过墨痕之韵。一切由因特网连接,凡作业之外,尽数笔下功夫皆被打印机包揽,久而久之,竟已是提笔忘字。
初入校园,我不识几个大字,更别提什么笔记了,唯有在老师提醒下,才猛然惊悟,用手中的笔洋洋洒洒落下几行字迹。渐渐地,在学海待久了,听多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类话语,便已无需他人提点,只要是老师上课所讲,通通记入书本,一节课下来,脑子未转一下,书上的分量倒是增了几两,一片五颜六色的绚烂风景。此时忆起,忍不住发笑。
如今,初中生涯也已近尾声,好在对笔记的认识多了几分。多年书写经验,可算学会了取舍。虽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这番"烂"并不是烂记,而是在于"精"。笔记分为许多种,摘抄、批记包括自己的心得体会,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等等。我们在学习过程之中,切要围绕好"精"这一字,课上学会抓住重点,记下关键词,无需将长篇大论全然收入囊中。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课后再对课上的重点逐一复习,想想先前老师是如何讲的,将关键词藻串联成完整语句,更可提高答题和语言组织能力。我觉得,这便是记笔记的重要精华与意义所在。
处在互联网时代,切勿忘本,应"精"记笔记,以免提笔忘字,失了中华文字之精华。沉醉于汪洋学海,细品段段书香,感受墨痕之韵。
作者:梅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