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须变,唯心必永恒——题记
圆,被称为这世上最美的图形。这其中的功劳便不得不归于圆规。曾经好奇地问过老师:为什么这样平凡的东西能够构建出这般圆润而完美的图形?—因为它心不动,脚在走。初心不改,思想却从未止步。这是老师告诫我们的话。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般,变与不变并非绝对,该变则变,该守则守,方能赢得光明未来。
变,是必然的。光阴流转,时代变迁,他们不断地流逝,从未止步。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王朝的不断改变: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再到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经历数个朝代的繁华之后,鸦片战争打乱了这一切,最后中国走向了近代与未来。每一个朝代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将政策不断地进行改变,因此不断繁盛,然而清朝盲目的闭关锁国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不变,为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走向战场,风云变幻,顷刻之间,局势便已然颠倒。行兵诡谲,兵不厌诈,瞒天过海,围魏救赵,瞬息之间,战况数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在这样的场面下,若只能空套书中的兵法,不晓变通,那终将是纸上谈兵,空负了数十万生命。
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变”的重要性。人们奔赴未来,迎接我们的是无限的希望,同时也伴随着危机。正如1937年利·范·瓦伦所提出的红皇后假说所告诉我们道理:不进即是倒退,停滞等于灭亡。只有不断地向前奔跑,才能保留在原地。
变,极为重要。这是否意味着他的对面——不变就不重要了呢?自然并非如此。变与不变的重要性是平衡的。他们置身于同一天平上,相互依存。万物皆在变,若不变,不会落后于时代吗?确实如此,综上所述,皆为变之重要性。然而变是有前提的:思想的改变是跟随时代、科技的创新是改进时代……变化的始终是外物,是为跟随时代而行,然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唯初心不可改。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人生道路上无比的坎坷,然而他心性乐观,一生为国,初心不改,终是名垂千古,留下了无数的伟绩。“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今西城上仍回荡着他安之若素的琴声,五丈原前尚留存着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生虽死,名永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流言四起,君臣异梦,两度流放,小人中伤,屈原却仍心系旧国。不甘屈服,不愿退缩,最终屈原带着他的坚守,一跃而下,与汩罗江的波涛定格成了永恒的风景。陶渊明亦是如此,他不愿屈服与官场的黑暗,因此坚守本心,回归田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他一生的坚守……从古至今多少英雄为守本心,无论路途多么艰苦,也愿坚持在黑暗中行走?有多少豪杰不愿屈服于黑暗,改变初心而愿之付出生命?外界的变化翻天覆地,唯有人之初心从未改变。不变,亦是必然。
变与不变,本身就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改变。外物的变化会导致人内心的改变,人内心的改变,也会促使着外界的变化。我们如今所处的这个世界是那样的繁华喧闹,生活节奏是如此之快。对比过去,我们已经改进了太多,对比将来,此时的科技或许还算落后。但是无论如何改变,我们当谨记初心,如真空中的光速一般,无论在任何参考系下,速度恒定不变。如此,我们方能赢得光明未来。
文章作者:黄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