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跨年夜,和朋友突发奇想地决定去看一场日出,于是,匆匆忙忙地定好了位于山脚下的民宿。老板娘告诉我们,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路,村民们早上都从那里爬上去晨练。我们可以沿着那儿走,可以节省大概半小时的时间。那一刻的我们,满脑子充斥着即将见到日出的喜悦,毫不犹豫地舍弃掉了原本打车上山的计划,毅然决然的选择勇闯小路。
第二天一早,我们沿着老板娘所说的路顺着走了过去。
凌晨五点半的云南,繁星闪烁,万籁俱寂。虽说是元旦,却也不觉得冷,反倒有一种暖风裹身的温馨。我们一边走,一边感叹着这独属于我们,独属于这座“春城”黎明前的美好。大概十分钟,我们来到了一条树叶遮蔽的楼梯前,也就是老板娘所说的那条小路。繁茂的枝丫挡住了夜空掉下来的星光,四面八方吹来的暖风裹携着春日的花香,我们相视一笑,信心高涨,大步向此时的天边的月亮奔去。
朋友打着手电筒在前,我提着早餐在后。山坡很陡,几乎成九十度垂直而上。林里的风比路上的来的愈加锋利而寒冷,这里没有月光,没有人,只有风中夹杂着的枝丫与落叶间相撞的争吵声。我们牵着手,顺着坡路往上走,不知不觉,我们的手握的愈加紧了些。
“怎么这么多坟冢?”我怯怯地问。“所以我这一路没敢和你讲话。”
爬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不只是在寻路,更像是在经历一场冒险。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不知道要走多久,更不知道这林里有没有坏人和野兽。我的心中敲起了退堂鼓。我望向爬过的路,才发现在这林里,我们已全然没了退路。我们没有心情去感受黎明前的深林,也不如在山脚下时信心十足,恐惧、寒冷和冒险刺激着我们的感官,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奔向这条路尽头的光明。
我不知道在树林里爬了多高,我只知道这陡峭的路,我们走了近四十分钟。
“到了!”朋友在前面大喊起来。
说不清是逃离了危险的庆幸还是冒险成功的喜悦,又或是初赏日出的兴奋,我也跟着大喊起来。我们大步跨上铺满月光的沥青马路,悬起的心脏在这一刻安稳落地。我们看向彼此,喜悦而幸福,勇敢而坚定。
天边保留着八度的黑,还映着两度山下零零散散的早餐店的光。我看不见山下的路,看不见路上奔走的人,只看见刚刚还阴森冷酷的树林,这一刻竟变得威猛、雄壮。晨练的大爷陆续从身边跑过,腰上收音机里播放着毛主席的故事。
漫长的坡路对我们来说又是另一场挑战,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我们被固定在这无限缩小的同心圆里,努力的想绕进中间那亮着红光的一点。上山的人陆续从我们身边跑过,天边的八度黑逐渐泛起云层的白,天空的蓝。大街小巷里闪烁着各种的橘色的灯,原来凌晨的春城是这番热闹。
我们望着手边的月,它每退一些,天便亮一点,我们的步伐便又要快些。
七点三十八的日出,我们还有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不过此时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山顶那道供人观景的亭子的边沿线。台阶越来越高,我们的身体越来越疲惫,心里也越来越喜悦。突然,三个和我们差不多年纪的青年忽的一下从我们身边跑过,没几步就没了影。毫不示弱的我们顿时握紧拳头,一鼓作气,大跨步跑了上去。
万万没想到,林子里的小路四通八达,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居然迷了路。离日出还有不到十分钟,我们能不能找到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这时的我们,早已大汗淋漓。热情的冬风挥舞着翅膀,像是在欢迎每一个生命的到来。殊不知,它每舞动一次,我们便要感受一次那种冷热交加的焦灼。没时间犹豫了,我们迅速冷静的退回到刚刚选择的分叉路口,坚定的选择了另外一条,直冲而上。
果然,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看到了路。我看到地上散落的易拉罐、纸巾还有杂七杂八的别的什么垃圾。这里肯定有人来过。我们扒开一道垂着头沉睡的枝桠,只见,一座亭子严肃的矗立在我们眼前。我们谨慎的爬上人们辛苦堆砌起来的石头,就算是到达了终点。
天边橘色的霞光扑撒在海面,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橘色的海。明亮的天,摇曳的枝,苏醒的城,这世间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在等待着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刻。我看了下表,七点三十六分。何其幸运,我们居然抓住了这属于他最后的两分钟。
太阳出来了。他裹着一袭金袍,像是古代的帝王登堂早朝。群臣正是穿戴整齐的我们,拿着相机,认真的记录他交代的一丝一毫。只是这皇帝是个好脾气的王,任我们怎么放肆的摆弄他的模样,也不会将我们逐放。旁边传来年轻的尖叫,大概是刚从我们身边跑过的那几个青年的声音,年轻、洪亮、富有力量。
天亮起来了。黑色的夜不见了,蓝色的天更蓝了。手边的树,迎风而舞,郁郁葱葱。山下的河,波光粼粼,澄清闪烁。远方的人,匆忙奔走,平安喜乐。而他,今天的他,定格在那里了。明天,他又要变另一副模样了。不过,幸好,我们见到了他今天的模样。
游客匆忙上山,我们欣喜而归。四万步的山程,二十分钟的探险,两分钟的等待,青春岁月的某次圆满,自此告一段落。
青年有志,志在千里。大好河山,无限热爱。
寻山?闯山?登山?
不如,征服一座山
文章作者:崔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