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会说话的古文》,这是一本富有特色的有关古文知识的趣味读物,他主要对一些容易被人误解的文言文以及诗词名句重新进行了有趣的解读。
比如“红豆”在现在一般都是用来寄托男女间的相思,但实际上“红豆”一词出自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一首咏物寄相思的诗,实际上是王维怀念友人李龟年的友情之作。
再比如商人,我们肯定非常熟悉,就是做买卖的。其实在古代商人有三种叫法,第一种叫“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就像现在集市上的商贩;另一种叫“贾”,就是开店铺的卖东西的人,就像现在开超市的,行商坐贾就是这么来的;最后还有一种叫“驵”,指的是马匹交易的经纪人,靠嘴巴来充当买卖的中间人,就跟现在的“黄牛”差不多。其实在历史上“贾人”还有一种解释: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这里的“贾人”就是指的古代官府掌管物品采购的人员,跟现在企业的采购员差不多。
是不是这些跟你理解的意思都不一样啊。再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就是一个爱情故事,其实它的本义是: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这是表现战士们在沙场上并肩作战精神的。
我再来说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诗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是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其实在古代,这首诗写的是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因为不能和相爱的人相聚,分离的痛苦让他不堪忍受,但为了这份爱情,他宁愿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无尽的思念和伤心。现在用这首诗表达对教师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奉献精神,我感觉“春蚕”、“蜡炬”的古为今用,更能寄托我们崇高的思想和精神,更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怎么样,我讲了这么多,是不是也想自己去读一遍啊。这本书文字简洁、解说生动、内容有趣,他能激起我们读书的兴趣,那种对古文的不同理解,还能激发我们热爱和探索传统文化的热情。
文章作者:贾衒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