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替,远山花开。巍峨的秦岭山脉深处,有座小村庄——大麦村,那里物资稀缺,只有一座小学,孤零零的。
一辆小巴车踉跄着驶进这里,一位罕见的“文化人”来到了大麦村小学,是一位年轻的支教老师,而且还是音乐老师,更罕见了。
走进小学的杂物间,那儿有一架尘封许久的钢琴,可这位音乐老师却怎么也不愿碰那架钢琴……
她来自南京,就在不久前,她的母亲离世了,母亲生前经常陪她弹钢琴,而现在这钢琴也成了对母亲唯一的记忆。因为这件事,刘老师暂时担任英语教师。
刘老师的班上有个“怪学生”,同学们都叫他哑巴。广场边的那棵大树,仿佛是他的“家”,他总是经常坐在树上,若有所思地眺望着远方。同学,老师都很少关注他,就连校长也是。经过了解,他和刘老师一样,他的母亲几年前也去世了。自那以后,他——张承峰就不再活波开朗了,成绩也下滑了。这可真是断肠人遇断肠人啊!从此,同病相怜的人便开始了漫长的“相互救赎”。刘老师让张承峰通过写字记述的方式“学说话”,张承峰通过弹琴让刘老师忘记失去母亲的悲痛。
电影中,还有一位“小人物”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精神。“马校长”,由于师资稀缺,他承担着一半的教学职务。尽管他并不擅长一些科目,但他还是尽心尽力地为这帮山区的孩子们传授知识。他并不擅长英语,但他却肯向刘老师请教,只为了在退休前能尽全力为孩子们贡献最后一份力量。
最后,张承峰张口说了话,独自一人撑起了一场演出。即使最后大麦村小学合并了,刘老师回归了原籍。但张承峰还在成长,秦岭的春风仍在轻拂,他们,我们还都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风唱着歌,雨跳着舞,冬天的雪,夏天的阳光。此时此刻,我们一起飞扬,风从远方赶来,只为同你欢唱。生命无论怎样,都会在春天绽放……”
沉浸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我久久不能自拔,我在想这世上还有多少个“张承峰”呢?又有多少个“刘老师”呢?正像雷锋同志日记中所写的那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我们新一代青少年正是要传承这一伟大精神,传递前人的火炬,投身于为人民服务中。如果说我们不愿意像刘老师那样,忘我地投身于人民教育当中,又将会有多少个张承峰、多少个“哑巴”呢?
作者:胡罡辅
年级:初二
文题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中学生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
尽在“文题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