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不免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也就是所谓的“逆境”。逆境固然给我们的生活及事业带来很大障碍,但同时也能促人成长。
逆境的磨练能够迫使你提升能力,让逆境成为前进的动力。昔日的越王勾践在灭国之后,被吴国紧逼,百般刁难。他在逆境中卧薪尝胆,匍匐前进,熬过了漫长艰辛的逆境时期,厚积薄发,最后一举歼灭吴国,重回巅峰!这也印证了拿破仑所讲的一句话,他说:“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困难之时,只要我们不失拼搏,进取之精神,逆境就能成为前进之动力。
然多数者并非王侯将相、时事名人,他们只是普通人民,只望能生活得更好。于是便主动向着“逆境”招手,想要通过“逆境”中的磨练改变现状,提升自我,从而改善生活。
所以我讲:“逆境还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在心理学上,我们把此类情况称为“应激”。《老人与海》便塑造了桑地亚哥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出海84天,未捕到一条鱼,但他以信念为支柱,与大马林鱼和各种鲨鱼纠缠搏斗了三天两夜。他的力量从何而来?正是逆境激发了他的主观能动力。激发了他在逆境中想要生存的强烈欲望,从而充分发挥了人的强大潜力。这也正如德国著名钢琴家贝多芬所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主动迎难而上,吃苦耐劳,结果虽不定,但定能有所收获。所以处逆境之中就要做到像古罗马的悉尼加所讲的意志坚强的乐观主义者一般,用“世上无难事”的人生观来思考问题,越是遭受悲剧打击,越是表现得坚强。唯有如此,才能不断锤炼自我,激发潜力。
处逆境之中,一味的抗拒只会愈加痛苦。倘若我们学会去接受它,去感受它,去思考它,哪怕是身处逆境,也能发现生活的美。
俗话讲:“战胜自己才是战胜了最大的敌人。”一旦我们困于逆境,战胜自己才是最大的难题。倘若战胜了自己,逆境便会像被你惹生气的孩童一般,弃你而去。剩下的便是那生活之美。轮椅上的史铁生,以文学艺术之道,完成了对人类生存根本困境以及如何突围的自我思考,处逆境之中找出了生命的精彩。而同样的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介绍了自己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生活以及他的慈善活动。她在自己一生的逆境之中品味生活,将逆境化为风景,还用自己的善心和双手去美化风景。故曰:“身处逆境,要与其周旋,战胜自我,方可将境化为风景,找到生活之美。”
松下幸之助曾讲:“人的一生,难免会有浮沉。反复的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讲,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下面的,更用不着悲伤。”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调整心态,勇于面对逆境中的困难,克服逆境。方能促人成长,甚至于成就人生。
作者:鲁隐岩
年级:高三
文题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中学生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
尽在“文题网”微信公众号